时间: 2025-05-02 05: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59
蕃女怨
作者: 蒋敦复 〔清代〕
画阑明月空倚遍。
梦醒秋燕。
涩筝弦,羞箧扇。
玉人难见。
四围花影带愁来。
暮潮回。
这首诗的意境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明月下独自倚靠于栏杆,心中满是忧愁。梦醒时分,秋燕归来,带着几分淡淡的惆怅。她的琴弦发涩,扇子轻羞,仿佛在诉说着她的孤寂与忧伤。那位心中思念的玉人难以见到,四周花影摇曳,愁绪满怀。望着逐渐回落的潮水,愁绪也随之涌来。
作者介绍:蒋敦复,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惟白,著有多部诗集,其作品以清丽见长,情感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错,诗人通过描写蕃女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无奈与感伤。
《蕃女怨》是一首细腻动人的抒情诗,诗中所展现的情感深邃而丰富。开篇“画阑明月空倚遍”,勾勒出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思绪万千。明月常常成为古诗中思念的象征,它的明亮与冷清使得诗人的愁苦愈加明显。接着“梦醒秋燕”,由梦境回到现实,秋燕的归来既是自然的常态,也是情感的隐喻,表达了对往昔的依恋与现实的无奈。
“涩筝弦,羞箧扇”,两句描绘了女子的内心状态,琴弦不再流畅,似乎是情感的枯竭,而扇子掩面则传达了她的羞涩与无力。四周的花影与暮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愁绪如潮水般涌来,映衬出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与期待。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幽远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对情感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清代女性在社会中所经历的情感困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画阑明月”中的“画阑”指什么?
诗中“梦醒秋燕”中的“秋燕”代表了什么?
“涩筝弦”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相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情人的思念,但《蕃女怨》更加侧重于女性的内心感受,而《相思》则多了几分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