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1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13:17
一柱太和宫,千岩元气中。
芙蓉寒不谢,仙掌近还空。
地是钩盘上,桥从贯索通。
日轮团倏火,天乐断罡风。
麇氏为宗国,幽方反寓公。
赤明无信史,吾欲證崆峒。
这首诗描绘了太和宫的壮丽与神秘。太和宫如同一根柱子矗立于千岩之中,充满了元气。即便寒冬来临,芙蓉花依旧不曾凋谢,宛如仙掌般的美好在空中飘荡。大地仿佛像钩盘一样,桥梁从中贯通。太阳的光辉如团火般闪烁,天上的乐声被罡风所打断。麇氏是宗国的代表,幽方却反而成为我的寄托。赤明的历史缺乏信任,我想要去证明崆峒的真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明代诗人、文学家,字梦阮,号百川,世称王百川。他以诗、文、书法著称,是明代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王世贞的艺术创作高峰期,诗中反映了他对国家、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谒太和宫》是一首充满哲思与宇宙观的作品。诗人在描绘太和宫的壮丽景象时,融入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一柱太和宫,千岩元气中”展现了太和宫的雄伟与精神气象,表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接着,芙蓉的不凋谢与“仙掌”的意象则传达了诗人对美丽与生命力的歌颂,描绘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
而后几句“地是钩盘上,桥从贯索通”展现了宇宙与人类的连接,似乎在暗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日轮的火光与天乐的断裂则带有一种悲凉的气息,似乎是在暗示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后半部分提到麇氏与赤明,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真实与虚假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哲理的思考,让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太和宫的美丽壮观,更引发对人类历史与自然关系的深思,展现了王世贞深邃的文学造诣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与历史的反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历史真实的渴求。通过对太和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与生命力的赞美,同时对历史的复杂性与虚幻感进行深刻的思索。
《谒太和宫》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世贞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芙蓉”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美丽与坚韧
C. 财富与权力
D. 自然的和谐
“日轮团倏火,天乐断罡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凉与无常
C. 自然的美
D. 历史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