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竺山二十咏》

时间: 2025-05-07 08:52:10

诗句

仅可着孤身,何曾有四邻。

切须留一榻,让与细书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10

原文展示:

石竺山二十咏 何曾有四邻。切须留一榻,让与细书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孤独的心境,诗人独自一人生活在石竺山中,周围并没有邻居。我必须要留出一张床位,给那些热爱读书的人。

注释:

  • 孤身:独自一人,形容孤独的状态。
  • 四邻:指周围的邻居,表示没有人陪伴。
  • 切须:一定要,强调必要性。
  • 留一榻:留出一张床,榻是古代的床铺。
  • 细书人:热爱读书的人,指那些喜欢静心阅读的人。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出一种追求宁静与读书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工诗、词,风格清新,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隐居于石竺山时期,表现了他对孤独生活的接受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诗中提到的“细书人”,可以看作是对读书人群体的认同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悟和对知识的渴求。诗的开头“仅可着孤身”,直接点出诗人的孤独处境,展现了他与世隔绝的状态。接着提到“何曾有四邻”,进一步强调了周围的寂静与孤立,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情绪。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孤独的悲伤中,反而以“切须留一榻”的方式,表明了他对友人的欢迎与对阅读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知识的追求与对书本的热爱,使得诗人在孤独中依然能保有一份温暖与希望。整首诗的意境清幽,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仅可着孤身: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孤独。
  2. 何曾有四邻:进一步说明周围环境的孤寂,没有朋友或邻居的陪伴。
  3. 切须留一榻:强调在孤独的环境中,仍愿意留出空间给他人。
  4. 让与细书人:表达对读书人的尊重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仁爱与对知识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孤独与热爱读书的心态形成鲜明对照。
  • 隐喻:将“留一榻”比作对知识的渴望,隐含了对文化交流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孤独与知识的关系,诗人通过孤独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读书人群体的向往与对知识的追求,体现了一种深邃的文化情怀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身:象征孤独与自我反思。
  • 四邻: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象征接纳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细书人”指的是? A. 书法家
    B. 热爱读书的人
    C. 商人

  2. 诗中提到“何曾有四邻”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忧伤

  3. “切须留一榻”中的“榻”指的是什么? A. 椅子
    B. 床
    C. 桌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独坐敬亭山》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独坐敬亭山》:同样表现了孤独与自然的美,但李白更强调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哲思。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克庄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芍药歌(一本作王司马红芍药歌) 袁氏先庙碑附诗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时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 入关咏马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 送李翱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其二 刘生诗 汴州乱二首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无可言状 乛字旁的字 基金 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脱口而出 飞字旁的字 硬閟 英才盖世 辜罪 汗如雨下 稳住神儿 里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返青 何往不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