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其九》

时间: 2025-08-09 02:15:11

诗句

舍车出郊步屧,系鞋入院不靴。

未妨扶九节杖,似曾踏八花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2:15:11

原文展示:

舍车出郊步屧,系鞋入院不靴。
未妨扶九节杖,似曾踏八花砖。

白话文翻译:

把车子停在郊外,穿上草鞋走进院子,
系好鞋带,不穿靴子。
未必不可以扶着九节杖,
仿佛曾经踏过八花砖。

注释:

  • 舍车:指停下车辆,放弃乘坐车子。
  • 步屧:步行穿上草鞋,这里强调一种轻便的行走方式。
  • 系鞋:把鞋带系好,表示一种随意而自在的生活态度。
  • 九节杖:一种由九节组成的手杖,象征着老年人或行走不便者的辅助工具。
  • 八花砖:指铺在地面上的砖石,砖上可能绘有花纹,代表一种景致。

典故解析:

“九节杖”常用来形容老者或行走不便的人,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理解。“八花砖”则可能来源于古代建筑艺术的细腻与美感,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庭栋,号惭愧,南宋时期诗人、词人,擅长古诗和词。他的作品常带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贯穿其中。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日常生活的简单场景,表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开头的“舍车出郊步屧”展现出一种抛却繁华,回归自然的态度,隐喻着对世俗纷扰的拒绝。接着提到“系鞋入院不靴”,表明在生活中不拘小节,强调生活的自在和随性。这样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未妨扶九节杖”则引入了老年人的形象,象征着智慧与经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谦逊、尊重他人。而“似曾踏八花砖”则让人联想到过去的美好时光,仿佛每一步都踏着花朵,回忆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整首诗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舍车出郊步屧:诗人选择放弃乘车,走出城郊,体现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2. 系鞋入院不靴:强调在院中只穿轻便的草鞋,展现出一种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
  3. 未妨扶九节杖:即使年纪渐长,依旧可以使用手杖,体现出对老年人与生活经验的尊重。
  4. 似曾踏八花砖:似乎曾经走过的地方,唤起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舍车”与“系鞋”“步屧”与“入院”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九节杖与八花砖的使用,增加了诗的象征意义,传达生活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象征繁忙与世俗生活,代表着一种被迫的选择。
  • 草鞋:象征自然与简单,表示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
  • 九节杖:象征智慧和经历,代表着人生的旅程与反思。
  • 八花砖:象征美好回忆与过去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选择“舍车”的原因是什么?

    • A. 追求繁华
    • B. 向往自然
    • C. 逃避现实
  2. “九节杖”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智慧与经历
    • C.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八花砖”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过去的美好
    • B. 现实的困扰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 杜甫《春望》:虽然背景不同,但同样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形成了与刘克庄作品的对照。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刘克庄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晓曲 春晓曲 春晓曲 秋波媚 己未元宵诗即席寄怀羁台旧友 秋波媚 秋波媚·寄内子季则 秋波媚 其三 赏花 秋波媚 寄嘉嘉美国 秋波媚 秋波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筹添海屋 提土旁的字 戕害不辜 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从 事过景迁 饰名 号咷大哭 艸字旁的字 物不平则鸣 包含威的成语 包含摩的词语有哪些 出尘不染 寸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代人捉刀 爪字旁的字 逆子贰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