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6:41
长相思(寄远)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朝有时,暮有时,潮水犹知日两回。
人生长别离,来有时,去有时,燕子犹知社后归。
君行无定期。
这首诗的意思是:早晨与傍晚都有固定的时刻,潮水也知道每天有两次涨落。人生中长久的分别,来去都有时间;燕子也会在春社之后如期归来。然而,君子你却没有一个固定的归期。
本诗中的“燕子犹知社后归”提到的“社日”,是一种传统节日,表示春天的开始,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其归来暗示着希望与团聚。而“人生长别离”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刘克庄,字景升,号阮溪,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长相思(寄远)》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离别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界的规律,表达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借以抒发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时”为线索,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开头两句通过描写潮水的规律,引出人生的变化,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循环与无常,仿佛在说:虽然自然界有其规律,但人生的离别却常常毫无预兆。接下来的“来有时,去有时”,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来去无常,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最后一句“君行无定期”则直白地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既是对离别的无奈,也是对未来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通过自然的景象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离别的感伤,又有对归来的期盼,情感真挚而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界的规律,反思人生的离别与归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与期待,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命运的哲学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中提到的“燕子”在何时归来?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D. 冬天
“君行无定期”中“君”指的是谁?
A. 朋友
B. 亲人
C. 自己
D. 不明
诗中“潮水犹知日两回”反映了什么?
A. 自然规律
B. 人生无常
C. 诗人的思念
D. 生活的烦恼
可以将《长相思(寄远)》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分析两首诗在处理离别主题上的异同。“长相思”通过自然意象表现思念,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