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金潮州三首》

时间: 2025-04-26 22:17:48

诗句

虞翻骨体素多屯,垂老遭逢白发新。

岂有一辞裨衮斧,亦无三制报丝纶。

孤臣命薄难谐世,明主恩深欠杀身。

不道归田无以报,暮年长作祝尧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7:48

原文展示:

送金潮州三首

虞翻骨体素多屯,垂老遭逢白发新。
岂有一辞裨衮斧,亦无三制报丝纶。
孤臣命薄难谐世,明主恩深欠杀身。
不道归田无以报,暮年长作祝尧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虞翻年老体弱,却在晚年遭遇新的白发。难道他没有一段佳话可以与皇帝分享,也没有三次机会去报答朝廷的恩德?孤臣的命运薄弱,难以与世俗相融,明主对他的恩情深厚,却不愿意让他去死去。归隐田园也无法报答皇恩,晚年只能成为祝尧那样的人。

注释:

  • 虞翻:历史上著名的词人,因其才华出众而受到重用。
  • 白发新:指晚年时头发虽然白了,但仍有新的遭遇。
  • 裨衮斧:指对朝廷的贡献与服务。
  • 丝纶:指朝廷的文书,象征权力与地位。
  • 孤臣命薄:孤独的臣子,命运薄弱,难以维持自己的地位。
  • 祝尧人:祝尧是古代传说中的贤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隐居,却感到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尤以词名闻。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此首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朝廷腐败,诗人感慨身世与国家的关系,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对皇恩的感激。

诗歌鉴赏:

《送金潮州三首》不仅展现了刘克庄对虞翻的敬仰之情,也折射出诗人个人的命运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孤臣命薄难谐世”,通过对虞翻命运的感叹,映射出诗人自身的孤独和无奈。诗人在提到“明主恩深欠杀身”时,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与自我牺牲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极为真挚,从个人的遭遇中升华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视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虞翻骨体素多屯:虞翻年老,身体虚弱,生活贫困。
    • 垂老遭逢白发新:年纪大了,却面临新的困境。
    • 岂有一辞裨衮斧:难道他没有什么可以贡献给朝廷的?
    • 亦无三制报丝纶:也没有机会去回报朝廷的恩情。
    • 孤臣命薄难谐世:孤独的臣子,命运薄弱,难以融入社会。
    • 明主恩深欠杀身:明主的恩情深厚,让人难以承受。
    • 不道归田无以报:即使归隐田园也无法报答。
    • 暮年长作祝尧人:晚年只能像古代的贤人祝尧那样生活。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例如,“孤臣命薄难谐世,明主恩深欠杀身”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孤独与恩情的矛盾。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意象分析:

  • 虞翻:象征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白发:代表了衰老和无奈。
  • 裨衮斧丝纶:象征权力与责任。
  • 祝尧人:象征隐逸与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虞翻”指的是谁? a) 一位词人
    b) 一位将军
    c) 一位农民

  2. 诗人对皇恩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感激
    b) 忽视
    c) 反感

  3. 诗中提到的“孤臣命薄”是什么意思? a) 孤独的臣子命运薄弱
    b) 孤独的士人命运辉煌
    c) 与世无争的隐士

答案:1.a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作品更具沉重感,李白强调的是豪情壮志,而刘克庄则在抒发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鉴赏与写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积雨写怀 自杭来有四圣观佛所言 咏史 咏史下·朱文公 不解算 其四 咏史 自哂六首 其二 纯父家池双头莲 咏史上·有虞氏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声结尾的成语 当务之急 披肝糜胃 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徒陈空文 衣字旁的字 错综复杂 外景 齐字旁的字 不容置喙 毛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冈陵 遗脉 麥字旁的字 假窃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