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8:23
嗟春波何长。况天涯芳草,极目斜阳。日日离忧,憔悴独吟江乡。搴蕙茝,怀馨香。倚酒尊高楼苍茫。只孔雀东南,浮云西北,脉脉永相望。江南好,欢无央。任金笳玉管,触耳锵洋。但有哀时,涕泪满襟浪浪。思故国,伤年光。望海东烽烟悲凉。听一概军声萧条,万方空断肠。
唉,春天的江水是多么漫长啊!更何况在遥远的天涯,芳草依旧,斜阳下的景色尽收眼底。日日思念离愁,憔悴得只能独自吟唱着江乡的曲子。采摘蕙草,怀念那清新的香气。倚靠在高楼上,举杯畅饮,望着苍茫的天际。那只孔雀在东南飞舞,浮云在西北飘荡,彼此间只能遥遥相望。江南的景色真好,欢乐无尽。任凭金笳玉管的乐声响起,耳边传来阵阵悠扬的音符。然而,每当悲伤来临时,泪水便流满了衣襟。思念故国,感伤年光流逝。望向东海的烽烟,心中感到无比悲凉。听着那萧瑟的军声,万里之外,心如刀绞。
作者介绍:冯幵,清代诗人,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作品多表现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身处异乡,饱受离别之苦,因而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寿楼春·上海寄魏端夷》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念的诗,诗人在春天的江边独自吟唱,抒发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开篇即以“嗟春波何长”引入,展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美景与悠扬的乐声,表现出内心的深刻矛盾:一方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却是对战乱和离别的深切忧虑。
诗中“日日离忧,憔悴独吟江乡”一句,深入体现了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忧愁与孤独感。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倚酒高楼,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以“万方空断肠”作为结尾,强烈地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音韵和意象上都很讲究,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对故国深情厚谊的抒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故乡的思念,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哀愁,表现出深切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春波”象征什么?
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主要通过哪些意象表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幵的《寿楼春·上海寄魏端夷》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但冯幵的诗更多表现了对现实的忧虑与感慨,而李白的诗则侧重于直接的思乡情感。
以上内容为对《寿楼春·上海寄魏端夷》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