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5:20
寿楼春
冯煦
罗西堂青袍。算端阳闰后,芳俎频邀。
却趁沤移前席,燕归新巢。
惊五度风吹箫。又渡头重歌离骚。
记曲沼莲疏,曾楼梧冷,梦与断云遥。
同怀感,心忉忉。奈淮南清角,浙右惊涛。
剩有衰髯如雪,古荆初苞。
还执手,临江皋。愿百年同栖蓬蒿。
任海内风尘,从兄去寻涪麓樵。
在罗西堂穿着青袍,到了端午节后,频频被邀请到宴席。
趁着春天的气息,燕子已经归来,搭建了新巢。
轻风吹动着箫声,传来离别的哀伤歌声。
记得那曲沼的荷花稀疏,曾经在这寒冷的楼阁中,梦与断云遥相交织。
同样的感慨,心中忐忑不安。
听着淮南的清角声,浙江的波涛汹涌。
只剩下白发如雪,古老的荆棘刚刚萌芽。
还想与你手握手,在江边畅谈。
愿我们能共度百年,栖息在这蓬蒿之中。
无论海内外的风尘,我都愿与你一起去寻觅涪江边的樵夫。
作者介绍
冯煦(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常有隽永之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寿楼春》是冯煦在某次聚会后所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
《寿楼春》是一首充满春意与人生哲思的古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开篇提到的“罗西堂青袍”,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形象,也为诗的意境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通过“算端阳闰后,芳俎频邀”引入了宴席的场景,暗示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亲密。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回忆过往,感叹时光流逝。“惊五度风吹箫,重歌离骚”一句,既有对音乐的描绘,也揭示了深深的离愁。尤其是“梦与断云遥”,更是通过梦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遥远的距离感。随着诗的推进,诗人情感愈加真挚,尤其是“愿百年同栖蓬蒿”一句,表达了对长久友情的期望与执着,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对友谊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的感慨与对真挚情感的珍视。它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联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人生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寿楼春》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燕归新巢”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新生
C. 旅行
D. 伤感
“愿百年同栖蓬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长久友谊的向往
B. 对生活的不满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