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玉楼春 其七》

时间: 2025-05-06 02:45:47

诗句

杏梁归燕双回首。

黄蜀葵花开应候。

画堂元是降生辰,玉盏更斟长命酒。

炉中百和添香兽。

帘外青蛾回舞袖。

此时红粉感恩人,拜向月宫千岁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5:47

原文展示:

木兰花/玉楼春 其七
作者: 晏殊 〔宋代〕

杏梁归燕双回首。
黄蜀葵花开应候。
画堂元是降生辰,
玉盏更斟长命酒。
炉中百和添香兽。
帘外青蛾回舞袖。
此时红粉感恩人,
拜向月宫千岁寿。

白话文翻译:

燕子双双在杏树梁上回头望去,
黄蜀葵花开得正应季。
画堂里正是庆贺生辰的时刻,
玉盏中再斟长命酒。
炉中百和香气四溢,
帘外青蛾轻舞飘袖。
此时红颜女子心怀感恩,
拜向月宫祈愿千岁长寿。

注释:

字词注释:

  • 杏梁:指的是杏树的横梁,寓意春天的气息。
  • 归燕:指归来的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蜀葵:一种花,通常在夏季开花。
  • 玉盏:玉制的酒杯,象征珍贵。
  • 长命酒:祝愿长寿的酒,常用于生日庆祝。
  • 香兽:用来加香的器具。
  • 青蛾:一种轻盈的舞姿,常用来形容女子的优雅。
  • 红粉: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 月宫:指月亮的宫殿,象征长生不老。

典故解析:

  • 月宫:在古代文学中,月宫是嫦娥居住的地方,常用来象征不老和长寿。
  • 长命酒:在古代中国,饮长命酒是一种庆祝生日的习俗,寓意祝福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叔度,号洹水,宋代著名词人,政治家。晏殊的词风婉约清丽,常以抒情见长,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对后世词人有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宋代,正值春夏之交,诗人通过描绘燕子归来、花开时节,表达了对生命和长寿的祝愿,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节日庆典的重视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木兰花/玉楼春 其七》是一首蕴含浓厚生活气息的诗作,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生辰的欢庆。诗中,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蜀葵花的盛开则是自然界的一种回应,生动展现了生机盎然的场景。画堂中的生辰庆祝,酒盏中斟满的长命酒,则传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祝福。

诗句中,香气四溢的炉中百和与轻盈舞动的青蛾,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与优雅的画面,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嗅觉的享受。而“红粉感恩人,拜向月宫千岁寿”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恩和对长寿的美好向往,彰显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和深情体验。

整首诗不仅是对春天与生辰的庆祝,更是对生命的赞美,展现了晏殊作为词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杏梁归燕双回首:描绘春天的景象,燕子回到栖息地,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黄蜀葵花开应候:蜀葵花盛开,预示着节气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的周期。
  • 画堂元是降生辰:画堂内正在庆祝生命的诞生,营造节日氛围。
  • 玉盏更斟长命酒:玉制的酒杯中斟满长寿的酒,表达对长寿的祝愿。
  • 炉中百和添香兽:香炉中燃起了香气,营造出喜庆的氛围。
  • 帘外青蛾回舞袖:轻盈的舞姿在帘外摇曳,增添了生动的场景。
  • 此时红粉感恩人:年轻美丽的女子在此刻感恩于生命的馈赠。
  • 拜向月宫千岁寿:向月宫祈愿长寿,表现了对生命的美好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杏梁归燕双回首,黄蜀葵花开应候”,对照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比喻:通过“月宫”象征长寿与美好,增添了诗的意境。
  • 拟人:燕子的回首、青蛾的舞动,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添了诗的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和生辰的喜庆,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长寿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与希望,代表着生机。
  • 蜀葵花:象征美丽与青春,代表着生命的绽放。
  • 长命酒:象征祝福与美好愿望,体现了对人生的态度。
  • 青蛾:象征优雅与舞动,展现了生活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蜀葵”是什么花?

    • A. 玫瑰
    • B. 菊花
    • C. 黄蜀葵
    • D. 梅花
  2. 诗中“长命酒”代表什么?

    • A. 寿命
    • B. 祝福长寿的酒
    • C. 喜酒
    • D. 神仙饮品
  3. “青蛾回舞袖”中的“青蛾”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昆虫
    • B. 美丽的舞者
    • C. 花名
    • D. 天上的星星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的《秋声赋》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晏殊的《木兰花/玉楼春》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在描绘节日氛围和对生活的感悟,但李清照更多地关注内心情感和女性视角,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审美和情感取向。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晏殊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周文郁得子 有寄 河间晓行 金陵秋兴六首 其四 正觉寺 论青黄色 鬻子行 次韵向文刚晁叔易游青原 偈颂七十八首 三妇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奉为圭臬 目无法纪 匸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坵墟 千刀万剁 蜻蜓撼石柱 谗妾 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蹶不兴 西字头的字 包含觊的词语有哪些 望秋先陨 田备 解奚 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