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8:31
燕街寡妇泪涟涟,自言夫死未期年。
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
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有以继其先。
成立时遇清明节,今将麦饭洒埏前。
妾身百年归于室,地下逢夫无愧颜。
奈何我生日茕茕,靡依靡怙叹伶仃。
旻天不吊此穷苦,疾威频将下土倾。
往年麦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
今春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行。
眼见旧时多富姿,而今转作沟中泥。
母子困阨何所赖,泣抱孤儿走京师。
谁知京师亦萧条,哀哉艰难无处号。
街头死者无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
母寒儿饥日叫哭,无力走去但匍匐。
眼中流泪口中干,只得将儿入市鬻。
市上纷纷草标待,卖者空多买者稀。
直到日夕才定约,破钱百文救我饥。
思量此钱买黍饭,是食吾儿肤与肌。
抆泪收钱敝裳湿,如割心肺痛难支。
母解怀抱将儿出,儿将两手抱母衣。
跌脚投地气欲绝,竟将母子强分离。
买主抱儿色凄惨,妇人欲去步难移。
儿哭声,母哭声,皆哭死者又哭生。
儿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苍天叫不应。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8:31
鬻子行
作者:杨爵 〔明代〕
燕街寡妇泪涟涟,自言夫死未期年。
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
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有以继其先。
成立时遇清明节,今将麦饭洒埏前。
妾身百年归于室,地下逢夫无愧颜。
奈何我生日茕茕,靡依靡怙叹伶仃。
旻天不吊此穷苦,疾威频将下土倾。
往年麦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
今春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行。
眼见旧时多富姿,而今转作沟中泥。
母子困阨何所赖,泣抱孤儿走京师。
谁知京师亦萧条,哀哉艰难无处号。
街头死者无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
母寒儿饥日叫哭,无力走去但匍匐。
眼中流泪口中干,只得将儿入市鬻。
市上纷纷草标待,卖者空多买者稀。
直到日夕才定约,破钱百文救我饥。
思量此钱买黍饭,是食吾儿肤与肌。
抆泪收钱敝裳湿,如割心肺痛难支。
母解怀抱将儿出,儿将两手抱母衣。
跌脚投地气欲绝,竟将母子强分离。
买主抱儿色凄惨,妇人欲去步难移。
儿哭声,母哭声,皆哭死者又哭生。
儿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苍天叫不应。
在燕街上,寡妇泪流满面,自言丈夫去世还未满一年。白天辛勤织布以维持生计,晚上抱着孤儿无法安眠。孤儿幸而能学步,我的丈夫留有后代。清明时节,我将麦饭洒在坟前。我的一生都想回到家中,地下见到丈夫也无愧于心。可怜我在世时孤单无依,无法依靠,感叹孤苦。上天不怜我这穷苦,灾难频繁降临。往年麦豆都枯萎,晚稻也未能丰收。今年春天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方。眼见昔日繁华如今变成沟中泥。母子困境中又能依靠谁,泣抱孤儿走向京城。谁知京城也萧条,哀哉艰难无处倾诉。街头死者无人掩埋,多是流民逃到这里。母亲寒冷,儿子饥饿,日夜啼哭,无力行走只能匍匐前行。眼泪流淌,嘴里干渴,只能把儿子卖到市场。市场上卖者很多,买者却很稀少。直到日落才定下交易,卖出百文救我饥饿。想到这钱买黍饭,是给我儿子的生存。擦干眼泪收钱,衣衫湿透,心如刀割难以忍受。母亲解开怀抱将儿子推出,儿子用两只手抱住母亲的衣服。跌倒在地心如死灰,竟被强行分离。买主抱着儿子面色凄惨,妇人想走却步履艰难。儿子哭声,母亲哭声,皆为死者而哭,也为生者而哭。儿子哭母亲狠心抛弃我,母亲哭苍天无情不应。
杨爵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语言朴实而富有情感。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普通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鬻子行》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民众苦难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寡妇为生活所迫而卖儿的悲惨故事,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普通人生活的艰辛。
《鬻子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在战争和饥荒的背景下,一位寡妇的悲惨命运。诗中描述了她的泪水、孤独和无助,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寡妇白天辛勤工作,夜晚照顾孤儿,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对亡夫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绝望都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诗中的意象丰富,象征着社会的苦难和个体的无奈。清明节的麦饭、街头的死者、市场的孤儿,都是那一时期社会动荡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表现出对人间苦难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读来让人心痛。它不仅是对一位母亲悲惨遭遇的控诉,也是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诗人用这种方式唤起人们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与同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燕街寡妇泪涟涟,自言夫死未期年。
燕街上的寡妇泪流满面,自言丈夫去世还未满一年。
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
白天辛勤织布,晚上照顾孤儿,无法安眠。
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有以继其先。
孤儿幸而能学会走路,我的丈夫留有后代。
成立时遇清明节,今将麦饭洒埏前。
在清明节这天,我将麦饭洒在墓前。
妾身百年归于室,地下逢夫无愧颜。
我希望能回到家中,地下见到丈夫也无愧于心。
奈何我生日茕茕,靡依靡怙叹伶仃。
可怜我在世时孤单无依,感叹孤苦。
旻天不吊此穷苦,疾威频将下土倾。
上天不怜我这穷苦,灾难频繁降临。
往年麦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
往年麦豆都枯萎,晚稻也未能丰收。
今春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行。
今年春天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方。
眼见旧时多富姿,而今转作沟中泥。
眼见昔日繁华,如今变成沟中泥。
母子困阨何所赖,泣抱孤儿走京师。
母子困境中又能依靠谁,泣抱孤儿走向京城。
谁知京师亦萧条,哀哉艰难无处号。
谁知京城也萧条,艰难无处倾诉。
街头死者无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
街头死者无人掩埋,多是流民逃到这里。
母寒儿饥日叫哭,无力走去但匍匐。
母亲寒冷,儿子饥饿,日夜啼哭,无力行走只能匍匐前行。
眼中流泪口中干,只得将儿入市鬻。
眼泪流淌,嘴里干渴,只能把儿子卖到市场。
市上纷纷草标待,卖者空多买者稀。
市场上卖者很多,买者却很稀少。
直到日夕才定约,破钱百文救我饥。
直到日落才定下交易,卖出百文救我饥饿。
思量此钱买黍饭,是食吾儿肤与肌。
想到这钱买黍饭,是给我儿子的生存。
抆泪收钱敝裳湿,如割心肺痛难支。
擦干眼泪收钱,衣衫湿透,心如刀割。
母解怀抱将儿出,儿将两手抱母衣。
母亲解开怀抱将儿子推出,儿子用两只手抱住母亲的衣服。
跌脚投地气欲绝,竟将母子强分离。
跌倒在地心如死灰,被强行分离。
买主抱儿色凄惨,妇人欲去步难移。
买主抱着儿子面色凄惨,妇人想走却步履艰难。
儿哭声,母哭声,皆哭死者又哭生。
儿子哭声,母亲哭声,皆为死者哭,也为生者哭。
儿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苍天叫不应。
儿子哭母亲狠心抛弃我,母亲哭苍天无情不应。
整首诗以寡妇卖儿为线索,展现了社会动荡与家庭破裂下个体的无奈与痛苦,深刻揭示了人间苦难和对生存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选择题:诗中寡妇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上天的怨恨。 (是/否)
《卖炭翁》 vs 《鬻子行》
两首诗都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但《卖炭翁》更侧重于对劳动者的描绘,而《鬻子行》则突出了亲情的破裂与社会的无情。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但情感表达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