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正觉寺》

时间: 2025-05-04 03:45:25

诗句

隐隐村围寺,亭亭竹绕门。

还期长夏日,坐啸辟彊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5:25

原文展示:

隐隐村围寺,亭亭竹绕门。
还期长夏日,坐啸辟彊园。

白话文翻译:

隐约可见村庄环绕着寺庙,竹子环绕着寺门高耸挺立。还期盼着漫长的夏日,坐在庭院中吟啸,与自然亲密相伴。

注释:

  • 隐隐:形容看不清楚,有些模糊的样子。
  • 亭亭:形容高而直立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竹子等植物。
  • 还期:期待、期望的意思。
  • 长夏日:指漫长的夏天,表示一种舒适的时光。
  • 坐啸:指坐着吟唱或高声呼喊。
  • 辟彊园:辟,开辟;彊,广阔的意思;园,花园。形容开阔的园子。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描绘隐逸生活的一种表现。在古代文人中,寺庙常常是隐居、修身的地方,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德修,号惭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以诗词、散文和戏曲等多方面的成就而闻名,尤其擅长古文。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正觉寺》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正觉寺作为一个宁静的修身养性的场所,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希望通过隐居来寻找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正觉寺》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寺庙与周围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从“隐隐村围寺”一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朦胧的意境,仿佛身处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竹子的“亭亭”体现了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旺盛,而“还期长夏日”的句子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珍惜,似乎在渴望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中“坐啸辟彊园”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怀,邀约自然为伴,享受那份悠闲与自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隐隐村围寺:意指寺庙被村庄环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隔绝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亭亭竹绕门:高耸的竹子环绕着寺庙的门口,象征着清新、纯净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3. 还期长夏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夏日的期待,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4. 坐啸辟彊园:诗人渴望在宽广的园中坐着吟唱,体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作为诗中重要意象,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意象:寺庙、竹子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清雅的自然环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纷扰的逃避,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庙:象征着修身养性的场所。
  • 竹子: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
  • 夏日:象征着温暖、生命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隐隐村围寺”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乡村的热闹
    • B. 宁静的隐逸生活
    • C. 城市的喧嚣
  2. “亭亭竹绕门”中的“亭亭”是指什么?

    • A. 竹子的弯曲
    • B. 竹子的高耸
    • C. 竹子的稀疏
  3. 诗人对“长夏日”的期待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C. 对于冬天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思考,但侧重于孤独与思乡之情。
  • 《山中问答》:与《正觉寺》一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对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宵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 再用前韵赋 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韵为谢 秧马 菩萨蛮(新月) 太皇太后阁六首 忆黄州梅花五绝 慈云四景鹦鹉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丕时 挥戈反日 原谅 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红红火火 二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假相 狡兔死,良犬烹 包含彀的词语有哪些 侈侈不休 溢言虚美 姆训 爿字旁的字 包含搔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示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反犬旁的字 小痴大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