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5:25
隐隐村围寺,亭亭竹绕门。
还期长夏日,坐啸辟彊园。
隐约可见村庄环绕着寺庙,竹子环绕着寺门高耸挺立。还期盼着漫长的夏日,坐在庭院中吟啸,与自然亲密相伴。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描绘隐逸生活的一种表现。在古代文人中,寺庙常常是隐居、修身的地方,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杨慎(1488-1559),字德修,号惭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以诗词、散文和戏曲等多方面的成就而闻名,尤其擅长古文。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觉寺》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正觉寺作为一个宁静的修身养性的场所,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希望通过隐居来寻找内心的宁静。
《正觉寺》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寺庙与周围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从“隐隐村围寺”一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朦胧的意境,仿佛身处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竹子的“亭亭”体现了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旺盛,而“还期长夏日”的句子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珍惜,似乎在渴望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中“坐啸辟彊园”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怀,邀约自然为伴,享受那份悠闲与自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纷扰的逃避,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观。
诗中“隐隐村围寺”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亭亭竹绕门”中的“亭亭”是指什么?
诗人对“长夏日”的期待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