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霁·积雨霁郊甸》

时间: 2025-05-01 15:42:38

诗句

积雨霁郊甸,凉风来早秋。

蒲柳变冶色,寒蛩生暮愁。

明月艳素光,青山澹如福游目睇行云,感此身世忧。

故乡不可见,怅然心悠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2:38

原文展示

积雨霁郊甸,凉风来早秋。
蒲柳变冶色,寒蛩生暮愁。
明月艳素光,青山澹如福。
游目睇行云,感此身世忧。
故乡不可见,怅然心悠悠。

白话文翻译

积雨过后,乡间的田野显得清新,凉风吹来,早秋的气息扑面而来。蒲柳的叶子开始变得鲜艳,寒蝉在傍晚的愁绪中鸣叫。明亮的月光洒在大地上,青山显得淡雅如福。目光游移,望着行云,心中感受到对人生的忧虑。故乡已无法见到,内心感到无比惆怅,思绪飘荡。

注释

  1. 积雨:指持续的降雨,雨水积聚。
  2. :雨过天晴。
  3. 郊甸:郊外的田野。
  4. 蒲柳:指蒲草和柳树,象征自然景物。
  5. 变冶色:颜色变得鲜艳,冶指美丽。
  6. 寒蛩:寒蝉,通常在秋天鸣叫。
  7. 游目:目光游览,观察周围景物。
  8. :观看,注视。
  9. 身世忧:对自己处境的忧虑。
  10. 怅然:感到惆怅,失落。
  11. 悠悠:思绪悠远,心情沉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姜白,明代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才华出众和正直著称,参与了推翻元朝统治的起义,后来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刘基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清丽,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秋霁·积雨霁郊甸》创作于明代一个早秋的时节,作者在经历了一场秋雨后,走出门外,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变化,心中却因思乡而感到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开头部分的“积雨霁郊甸”描绘了雨后清新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凉风来早秋”使人感受到秋天的来临,凉风中透着一丝清凉,暗示着季节的变化。诗人通过“蒲柳变冶色”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而“寒蛩生暮愁”则转向对生命的感慨,虫鸣声中透着一丝忧伤。

在明亮的月光下,青山显得淡雅,诗人似乎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刻,但又感受到内心的忧虑。最后一联“故乡不可见,怅然心悠悠”更是点明了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尽管外界景色如画,内心却因无法回归故乡而产生深深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秋天的清丽与人生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积雨霁郊甸:雨水积累后,天空放晴,乡间的田野显得清新而明亮。
  2. 凉风来早秋:凉风送来早秋的气息,预示着季节的更替。
  3. 蒲柳变冶色:蒲草和柳树的颜色因秋天的到来而变得鲜艳动人。
  4. 寒蛩生暮愁:秋天的寒蝉在傍晚时分发出忧愁的鸣叫。
  5. 明月艳素光: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显得格外美丽纯净。
  6. 青山澹如福:青山显得安静淡雅,仿佛带来福气。
  7. 游目睇行云:目光游移,观察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8. 感此身世忧:感受到自己身处的忧虑与烦恼。
  9. 故乡不可见:无法见到故乡,心中产生了无尽的惆怅。
  10. 怅然心悠悠:内心感到惆怅,思绪飘荡,无法自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澹如福”,将青山比作福气,表达其宁静美好。
  • 拟人:如“寒蛩生暮愁”,赋予寒蝉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呈现出一种忧伤而宁静的情感基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生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积雨:象征着积累的烦恼与忧愁。
  2. 凉风:代表着季节的变迁与内心的清凉。
  3. 蒲柳: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变化。
  4. 寒蛩:代表着孤独与忧愁。
  5. 明月:象征着希望与思念。
  6. 青山:代表着宁静与安详。
  7. 行云:象征着无常与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凉风来早秋”表达了什么样的气候变化? A. 夏天的酷热
    B. 秋天的凉爽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温暖

  2. 诗中提到的“寒蛩生暮愁”中的“蛩”是什么动物?
    A. 蝉
    B. 蝴蝶
    C. 蜜蜂
    D. 麻雀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爱情的追忆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关于思念亲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秋夕》(杜甫)与《秋霁·积雨霁郊甸》均描写秋天的景色,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的困境和对国家的忧虑,而刘基则更多地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石门涧 病中诗十五首。岁暮呈思黯相公、皇甫朗之及梦得尚书 二王后-明祖宗之意也 约心 答次休上人 叹常生 如梦令 其一 问友 自戏三绝句 寄李相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文旁的字 颓山 撑天柱地 革字旁的字 洟涕 士字旁的字 七孔八洞 歹字旁的字 包含肃的词语有哪些 磇硄混玉 謻宫 手字旁的字 禅谈 笑不可仰 至再至三 卷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