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5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59:44
城堞阴阴,又隐约野山,四野萧瑟。
宝屑吹尘,酒香黏雨,胡儿邺下遗迹。
画帘影隔,佩环风动高楼侧。
事寂寂,都付牧童牛背数声笛。
行客几辈,立马斜阳,北原高低,无限秋色。
说当年残碑沁血。
沙沉还有断金戟,磷火夜深青未灭。
倚啸何处,休问旧日铜驼,上东门外,几多荆棘。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城墙阴影下,隐约可见野山,四处显得凄凉。微风吹起尘土,酒香混合着细雨,胡人留下的遗迹在邺城下。高楼旁帘影摇曳,随风荡漾的佩环声响。在这静寂的时光里,牧童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路过的旅客,骑马停留在夕阳斜照下,北方原野起伏,尽显秋色的无尽美丽。提及往年,那些残破的碑铭上曾流淌着鲜血,沙土中依稀可见断裂的金戟,磷火夜深,青光依旧未灭。倚靠在何处高歌?不必再问旧日的铜驼,东门外满是荆棘。
周祖同,清代诗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多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怀,尤其对故国的思念与历史的沉重有深刻的描绘。
《秋霁 邺中吊石赵故宫》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历史的痕迹在诗人的心中引发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邺城曾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在诗中体现出对其衰败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
《秋霁 邺中吊石赵故宫》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呈现出一种凄凉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开头的“城堞阴阴,又隐约野山,四野萧瑟”,以阴暗的城墙和隐约的山影勾勒出一幅朦胧的秋日图景,给人以沉重的感受。此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邺城的遗迹和昔日的繁华,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变化。
诗中“说当年残碑沁血”一句,既是对历史的追溯,又是对过往的深切怀念。那些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破碎的碑铭和断裂的武器,象征着历史的悲剧与无情的岁月。最后,诗人以“倚啸何处,休问旧日铜驼,上东门外,几多荆棘”结束,隐喻着对于往昔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渺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表现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古城遗迹的追忆与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为历史变迁而感到的惋惜与无奈。诗人在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迹之间的交融,展现了深刻的思考,体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索。
诗中“城堞阴阴”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中的“胡儿”指的是哪个民族?
“磷火夜深青未灭”中的“磷火”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