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坟墓第一百三十九》

时间: 2025-05-02 12:38:49

诗句

别离已五年,不及祖父茔。

霜露晚凄凄,痛哭松声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49

原文展示:

《坟墓第一百三十九》
作者:文天祥 〔宋代〕

别离已五年,不及祖父茔。
霜露晚凄凄,痛哭松声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祖父的深切怀念和哀痛之情。离别已经五年,作者觉得自己所经历的痛苦不如祖父的坟墓那样深重。晚上的霜露凄凉,作者在这寂静的夜晚痛哭,松树的声音在他的哭泣中回响。

注释:

  • 别离:离别,指与亲人或故土的分离。
  • 不及:不如,比不上。
  • 祖父茔:祖父的坟墓。
  • 霜露:指天上的霜和露水,象征寒冷与凄凉。
  • 凄凄: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 痛哭:痛苦地哭泣。
  • 松声:松树的声音,常用来象征孤独与哀伤。

典故解析:

文天祥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曾为抵抗元朝入侵而奋斗。诗中提到的“祖父茔”,代表着对祖辈的追忆和敬仰,反映出他对家族传统的珍视,也体现了对亲人离去的深切哀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天祥,号宋江,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英雄和诗人。他以忠诚和才华闻名于世,著有《文山诗文集》。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文天祥被捕后,他在监禁中追忆故人和家族,饱含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对国家和家庭的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四句,展现了强烈的情感与深刻的思索。文天祥以“别离已五年”开头,直接点出时间的漫长与个人的孤独,接着以“不及祖父茔”来对比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失去。祖父的坟墓不仅是一个物理的存在,更是情感的寄托和传统的象征。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霜露晚凄凄”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冷清与悲凉,与个人的内心情感形成呼应,进一步突显了他对祖父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最后一句“痛哭松声回”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松树的声音在哭泣中回响,象征着孤独与哀怨,表达了诗人对祖父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别离已五年”:暗示作者与亲人分离已久,感情的积累使得思念愈加深重。
    2. “不及祖父茔”:通过比较,表达了对祖父的怀念,认为自己的痛苦不如祖父的离去更为深重。
    3. “霜露晚凄凄”:自然环境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4. “痛哭松声回”:松树的声音在哭泣中回响,极具意象化,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祖父的坟墓比作情感的寄托。
    • 拟人:松声被赋予了“回响”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中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主要是对亲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中对家庭和故土的眷恋。

意象分析:

  • 祖父:象征着家族的传承与历史的延续。
  • 坟墓:代表着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尊重。
  • 霜露:象征着寒冷和凄凉,暗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 松树:常与孤独相联系,象征着坚韧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离别多久?
    A. 三年
    B. 五年
    C. 十年

  2. 诗中“霜露晚凄凄”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温暖
    B. 凄凉
    C. 喜庆

  3. “痛哭松声回”中,松声的回响象征着什么?
    A. 喜悦
    B. 哀伤
    C. 宁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坟墓第一百三十九》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地反映个人情感的孤独而后者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社会的动荡。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比较与探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天祥集》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李氏云庄 题金氏三桂堂 题金华徐伯光义聚规约 题金华徐伯光义聚规约 题方氏绿野园三首 题方氏绿野园三首 题方氏绿野园三首 宿部观铨法苦蚊 送俞兄赴省 送畏斋何监簿添倅解替东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字旁的字 朝阳 面从心违 包含劫的成语 指首 饥结尾的成语 蝼蚁得志 布散 上紧 蚍蜉 廾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贫贱骄人 行号卧泣 塍蛇无足而飞 弓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