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蓦山溪·梅传春信》

时间: 2025-05-05 23:03:24

诗句

梅传春信,又报年华晚。

昨夜半开时,似雪到、梢头未遍。

凝酥缀粉,绰约玉肌肤,香黯淡,月朦胧,谁是黄昏伴。

故园深处,想见孤根暖。

千里未归人,向此际、只回泪眼。

凭谁为我,折寄一枝来,凝睇久,俯层楼,忍更闻羌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03:24

原文展示:

梅传春信,又报年华晚。
昨夜半开时,似雪到梢头未遍。
凝酥缀粉,绰约玉肌肤,
香黯淡,月朦胧,谁是黄昏伴。
故园深处,想见孤根暖。
千里未归人,向此际只回泪眼。
凭谁为我,折寄一枝来,
凝睇久,俯层楼,忍更闻羌管。

白话文翻译:

梅花传递了春天的消息,又告诉我年华已晚。
昨夜梅花刚刚开放,像雪花一样在枝头绽放得还不完全。
梅花的花瓣如凝脂般细腻,宛若玉般的肌肤,
香气淡淡,月光朦胧,谁能陪伴我在黄昏时分呢?
在故乡的深处,我想看到那孤独的梅树温暖的样子。
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此时只剩下泪水满眼。
是谁能为我折下一枝梅花寄来呢,
我凝视着它,俯身在楼台上,忍不住再听那羌笛的声音。

注释:

  • 梅传春信:梅花传递春天的信号。
  • 年华晚:指时光已晚,春天快过去了。
  • 昨夜半开时:指梅花昨夜刚开的一瞬间。
  • 凝酥缀粉:形容梅花花瓣如凝脂般柔软,色彩如粉妆。
  • 香黯淡:香气微弱,显得幽淡。
  • 月朦胧:月光朦胧,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千里未归人:远在外地,未能归乡的人。
  • 羌管:古代的一种乐器,常与哀伤的情感相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为佚名,作品流传于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璀璨的时期,诗人们常借梅花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梅花初绽、春意渐浓之时所作,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感悟。诗中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孤独的情怀。

诗歌鉴赏:

《蓦山溪·梅传春信》通过梅花的生长与凋零,描绘了春天的来临和岁月的流逝。梅花作为象征春天的花卉,不仅传递了春的气息,也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诗中描绘的“昨夜半开时,似雪到梢头未遍”,展现了梅花的娇嫩与春天的初露,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忧伤,尤其是“千里未归人,向此际只回泪眼”,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无奈回忆。诗中“凭谁为我,折寄一枝来”,更是渗透着一种孤独的期待,渴望通过梅花寄托对故人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形成了一幅既美丽又伤感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花传递了春天的消息,又告诉我年华已晚。——引入主题,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2. 昨夜梅花刚刚开放,像雪花一样在枝头绽放得还不完全。——描绘梅花的娇嫩与初绽。
  3. 梅花的花瓣如凝脂般细腻,宛若玉般的肌肤,——通过比喻展现梅花的美丽。
  4. 香气淡淡,月光朦胧,谁能陪伴我在黄昏时分呢?——突出孤独感。
  5. 在故乡的深处,我想看到那孤独的梅树温暖的样子。——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6. 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此时只剩下泪水满眼。——加深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7. 是谁能为我折下一枝梅花寄来呢,——期盼与渴望的表达。
  8. 我凝视着它,俯身在楼台上,忍不住再听那羌笛的声音。——最后的感伤,渴望与现实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凝酥缀粉”,形容梅花的细腻与美丽。
  • 拟人:梅花传递春信,赋予了梅花情感与使命感。
  • 对仗:如“香黯淡,月朦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春天、希望与纯洁,同时也代表了孤独与思念。
  • 月光:常常象征着朦胧的情感与思绪,增添了诗的氛围。
  • 羌管:古乐器,常与悲伤的情感相连,强调了孤独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蓦山溪》主要描写了哪种花?

    • A. 桃花
    • B. 梅花
    • C. 牡丹
    • D. 兰花
  2. 诗中提到的“千里未归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无奈
  3. 诗中“香黯淡,月朦胧”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夸张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自然景象引发历史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感慨与思念。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关于宋代诗歌的经典选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3. 《梅花的象征意义》:对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象征进行探讨的文章。

相关查询

七夕诗(同用期字) 送夏侯校书归华阴别墅 送饯从叔辞丰州幕归嵩阳旧居 送郭判官赴振武 山店 清如玉壶冰 卧病书怀 观袁修侍郎涨新池 与畅当夜泛秋潭 九日同司直九叔崔侍御登宝鸡南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眩的词语有哪些 龙姿凤采 玄字旁的字 拘占 龙字旁的字 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物伤其类 鲁册 包含揩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争点 鸡栖凤巢 宝刀未老 戈字旁的字 知心着意 羊羧 死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