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0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03:24
梅传春信,又报年华晚。
昨夜半开时,似雪到梢头未遍。
凝酥缀粉,绰约玉肌肤,
香黯淡,月朦胧,谁是黄昏伴。
故园深处,想见孤根暖。
千里未归人,向此际只回泪眼。
凭谁为我,折寄一枝来,
凝睇久,俯层楼,忍更闻羌管。
梅花传递了春天的消息,又告诉我年华已晚。
昨夜梅花刚刚开放,像雪花一样在枝头绽放得还不完全。
梅花的花瓣如凝脂般细腻,宛若玉般的肌肤,
香气淡淡,月光朦胧,谁能陪伴我在黄昏时分呢?
在故乡的深处,我想看到那孤独的梅树温暖的样子。
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此时只剩下泪水满眼。
是谁能为我折下一枝梅花寄来呢,
我凝视着它,俯身在楼台上,忍不住再听那羌笛的声音。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为佚名,作品流传于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璀璨的时期,诗人们常借梅花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梅花初绽、春意渐浓之时所作,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感悟。诗中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孤独的情怀。
《蓦山溪·梅传春信》通过梅花的生长与凋零,描绘了春天的来临和岁月的流逝。梅花作为象征春天的花卉,不仅传递了春的气息,也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诗中描绘的“昨夜半开时,似雪到梢头未遍”,展现了梅花的娇嫩与春天的初露,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忧伤,尤其是“千里未归人,向此际只回泪眼”,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无奈回忆。诗中“凭谁为我,折寄一枝来”,更是渗透着一种孤独的期待,渴望通过梅花寄托对故人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形成了一幅既美丽又伤感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真挚。
诗词测试:
《蓦山溪》主要描写了哪种花?
诗中提到的“千里未归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香黯淡,月朦胧”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