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52
三朝窃宠幸逢辰,
晚节恩深许乞身。
无用物中仍老病,
太平时得作闲人。
鸣琴酌酒留嘉客,
引水栽花过一春。
惟恨江淹才已尽,
难酬开府句清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回忆自己曾经在朝廷中获得的宠幸,虽然晚年仍能享受恩宠,但内心却感觉无所用处,身心俱疲。作者在太平的时代里,过着闲适的生活,弹琴喝酒,招待朋友,享受春天的美好。然而,他心中仍然惋惜江淹的才华已逝,感叹自己难以创造出如开府之人般清新的诗句。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其诗词和散文成就斐然,尤其以《桃花源记》和《醉翁亭记》闻名。
这首诗写于欧阳修晚年,表达了他对自己仕途的感慨与对生活的反思。在经历了政治斗争与个人荣辱后,欧阳修选择了隐逸的生活,珍惜与友人相聚的时光。
《答判班孙待制见寄》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诗歌,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首联中的“三朝窃宠”不仅展示了诗人在朝中获得的权势与荣耀,也暗示了这种荣宠的短暂与无常。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的游戏让人感到疲惫,诗人自觉“无用物中仍老病”,表现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疑惑与反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太平盛世中的闲适生活:鸣琴、酌酒、留客、引水、栽花,这些日常生活的画面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他对朋友的重视。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诗的结尾“惟恨江淹才已尽,难酬开府句清新”则是一种无奈与惋惜,诗人对江淹才华的感慨,映射出他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我质疑。整体而言,诗歌在平静中透出一丝忧伤,深刻反映了一个文人对权力、生活与艺术的复杂心态。
整首诗围绕着对过往荣宠的回忆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江淹才华的感叹,展现了文人对创作能力的自我反思。
选择题:诗人曾在哪些朝代获得宠幸?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江淹”是__的著名诗人。 答案:南朝
判断题:诗人对自己晚年的生活感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