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8:01
川后停波,屏翳送寒,摇荡澄江青雾。
桥外数椽,藓蚀苔殷,映带柳塘花捂。
燕子归来,知认否当年谁主。无语。
衔落蕊迎风,缭垣低度。
怊怅孤客凄清,听瑟瑟萧萧,夜窗声苦。
梁市阮厨,烛掩香销,知他故人何处。
他日相逢,难说尽别离情绪。思汝。
同听者半宵春雨。
在川边,平静的水面上波纹停息,寒风送来凉意,青雾在江面上摇荡。
桥外有几间小房,青苔侵蚀,苔藓繁茂,映衬着柳塘中被花朵遮掩的景色。
燕子归来,是否还记得当年是谁在这里主宰一切?我无言以对。
它们衔着落花迎风飞舞,围绕着低矮的院墙。
我这个孤客倍感怅惘,夜里听着窗外的风声和雨声,心中愈发苦楚。
梁市的阮厨,蜡烛熄灭了香气,我不知道老友们如今身在何处。
他日重逢,难以尽诉这别离的情感,思念着你。
同样的听雨者,共同度过了这漫漫春雨之夜。
吴敬梓(1701-1754),字汝南,号醉翁,安徽芜湖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描绘了士人的生活与社会现象,风格独特,成就卓著。
《燕山亭》写于吴敬梓晚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结合个人的经历与对自然的观察,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人深深的眷恋。
《燕山亭》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吴敬梓用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春雨夜晚的孤独与思念。开头的“川后停波”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江边夜景,水波不兴,寒意袭人,仿佛为接下来的情感铺垫了背景。随后“桥外数椽,藓蚀苔殷”将诗人置于一个充满生机却又透着沧桑的环境之中,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燕子归来的意象,既是春天的象征,也引发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知认否当年谁主”一句,表达了对往事的无奈与不知所措,既是对故人的呼唤,也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夜雨声、烛光暗淡等细节,塑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令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结尾的“他日相逢,难说尽别离情绪”,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令读者深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故人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思念与孤独的情绪,体现了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诗中“燕子归来”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诗人对故人的思念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
A. 春雨和窗声
B. 山川和河流
C. 花草和树木
诗中“怊怅孤客凄清”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忧伤
C. 愤怒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不同背景下对思念与孤独的不同演绎,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