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3:37
衍波玉润,写银钩叶叶,点商分羽。
修到神仙贫亦好,寄食幸逢邹举。
画阁笼烟,湘帘映水,一砚瀛洲雨。
乌丝墨纱,只今流落如许。
当日镜槛书床,朝朝暮暮,便是瑶台侣。
甲帐绣襦甘小谪,何况世间儿女。
紫极人归,青林虎啸,遗迹城南路。
夜凉应有,佩环月下来去。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映着如玉一般的光泽,银钩般的叶片点缀着飞舞的鸟儿。
修行到神仙的境界,哪怕贫穷也无妨,寄居的餐食恰好碰上了邹举。
画阁笼罩着烟雾,湘帘映照着水面,桌上摆着一砚瀛洲的雨水。
如今的乌丝墨纱,已流落到这样的境地。
当年在镜前、窗边的书桌上,朝朝暮暮的陪伴,仿佛就是瑶台的伴侣。
甲帐中的绣襦虽小,却甘愿接受贬谪,何况世间的儿女情长。
紫极星宿下,人们归去,青林间传来虎啸,留下的是城南的足迹。
夜晚清凉,佩环在月下来去,似乎应有其声。
作者介绍:项鸿祚(1597-1670),字子瑜,号秋水,清代诗人,善于作诗,尤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他的诗歌多融入个人的生活感悟和对自然的观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对浮华的世俗生活产生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此诗浑然一体,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有诗人内心的情感流露。开篇用“衍波玉润”描绘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柔和的感觉;“写银钩叶叶,点商分羽”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灵动。接着,诗人转向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提到“修到神仙贫亦好”,表达对修行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物质的淡泊与追求精神世界的理念。
在“画阁笼烟,湘帘映水”中,诗人创造了一种优雅而静谧的环境,透过窗帘映照出的水面,仿佛是理想与现实交汇的瞬间。接下来的句子“当日镜槛书床,朝朝暮暮,便是瑶台侣”,则以回忆的口吻,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仿佛在追忆那段与书籍对话的日子。
最后,诗人以“夜凉应有,佩环月下来去”结束,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叹光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凄凉的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人生的哲思,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测试:
“衍波玉润”中的“玉润”指的是什么?
“紫极人归”中的“紫极”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邹举”象征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