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4:59
连朝檐溜几曾乾。
韶华一似衰颜。
牡丹开尽木香残。
忆家山,愁倚危阑。
连日来的屋檐滴水几时干过。
青春的时光就像衰老的面容。
牡丹花已开尽,木香也已凋零。
想念故乡,愁苦地靠在高高的栏杆上。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牡丹”常被用来象征富贵与美丽,而“木香”则代表着幽雅与淡泊。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衰老与美好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
作者介绍:章谦亨(生卒年不详),南宋时期的词人,字子华,号梅溪,主要以词著称。其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离散,诗人因身处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中,情感上难免会产生对家乡的思念与对青春流逝的感叹。
《画堂春·连朝檐溜几曾乾》以清新婉约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开篇“连朝檐溜几曾乾”,生动描绘了连续阴雨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无尽的思念。接下来的“韶华一似衰颜”,则通过对比青春与衰老,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流逝的无奈。此句不仅是对自身老去的感慨,也是对生命短暂的认知。
“牡丹开尽木香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伤,牡丹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而“木香残”则暗示着余香未绝,留存的只是淡淡的遗憾。最后“忆家山,愁倚危阑”将这种思念推向高潮,诗人愁苦的心情通过“危阑”这一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既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青春、时光与故乡的深切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以“愁”字为主线,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即逝的无奈与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韶华”指的是:
A. 青春
B. 美丽的花
C. 壮丽的山川
“忆家山,愁倚危阑”表达了诗人的:
A. 快乐
B. 思乡之情
C.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牡丹开尽”象征:
A. 生命的结束
B. 美好的事物的消逝
C. 新的开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