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3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7:44
祖教寺
作者: 章谦亨 〔宋代〕
出郭寻芳作野行,
岩高墅旷水流声。
草亭日午鹦啼巧,
竹院更深月色明。
宝殿鳞鳞章佛界,
珠帘卷卷向山清。
悠然一榻浑无梦,
时有溪声枕外生。
在城外寻芳游玩,
高岩峻岭中水声悠扬。
草亭里午后鹦鹉啼叫声巧妙,
竹院深处月色更加明亮。
宝殿鳞鳞映照佛的境界,
珠帘轻卷向山的清幽。
悠然自得地躺在榻上似无梦,
时不时有溪水声在枕边响起。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章谦亨,字季和,号溪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山水诗和词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祖教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追求自然、隐逸生活的理想有关。诗中描绘的是一处清幽的寺庙环境,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祖教寺》是章谦亨的一首描写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的隐居场所。诗的开头“出郭寻芳作野行”,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作者以“出郭”二字突出了一种逃离繁华、回归自然的心态。接着,诗人描绘了高耸的岩石与流淌的水声,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在描写细节方面,诗中“草亭日午鹦啼巧”的描写,生动展现了阳光下,草亭中鹦鹉的鸣叫,仿佛能听见那清脆的声音。接下来的“竹院更深月色明”则把时间推向了夜晚,月光透过竹林洒下,增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寺庙的描写,“宝殿鳞鳞章佛界”,将寺庙的庄严与神圣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宗教的宁静与超然。而“悠然一榻浑无梦”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似乎在这片刻的宁静中,他已经达到了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宁静、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出郭寻芳”是指什么?
诗中“悠然一榻浑无梦”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草亭”是在什么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理想。王维的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章谦亨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祖教寺》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