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8:15
《宣州杂诗二十首》
一过响山畔,常思路中丞。
开亭宴貔虎,制贼象冰蝇。
旧刻多磨灭,今人少诵称。
茸茸春草长,时有牧牛登。
这首诗的意思是:每次经过响山附近,我常常想起那位宰相。开设亭子来宴请猛虎,驾驭贼寇如同冰上的苍蝇。古老的刻印大多已磨灭,今人很少有人称道。春草茂盛生长,时不时有牧牛上山。
梅尧臣,字子云,号稼轩,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山水诗。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宣州杂诗二十首》是梅尧臣在宣州任职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梅尧臣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开头提到“响山畔”,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响山的回声似乎在呼应着诗人的思绪。接着,通过“宴貔虎,制贼象冰蝇”的夸张手法,表达了对强敌的无畏与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旧刻多磨灭,今人少诵称”句,透露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惋惜与对当代人的失望。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批判,反映出一种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感慨。
最后“茸茸春草长,时有牧牛登”不仅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更隐喻着生活的常态与自然的循环,表现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自然为背景,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批评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响山”主要象征什么?
A. 回声与思念
B. 强敌
C. 自然风光
“宴貔虎”中的“貔虎”指代什么?
A. 和平
B. 强大的敌人
C. 友好的动物
诗人对古老书籍的态度是?
A. 珍惜
B. 忽视
C. 失望
可以将梅尧臣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历史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