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0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04:36
疏林堕栖鸟,寒潭悲卧蛟。
与松为老伴,唤月结清交。
檐滴冰为箸,梅添玉作梢。
丰年何以报,作颂纪南郊。
在稀疏的树林中,栖息的鸟儿悄然落下;寒冷的潭水里,蛟龙悲伤地沉卧着。
与松树为伴,共同度过漫长岁月,呼唤明月,结下深厚的友谊。
屋檐上的冰滴落下来,仿佛是用来夹菜的筷子,梅花的枝头上,像是点缀着玉石的细梢。
丰收的年头,我该如何报答大自然的恩赐?只愿作歌颂扬南郊的美好。
作者介绍:冯时行(约1071年-1101年),字仲义,号千秋,宋代诗人,以豪放而清新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冬季,表达了诗人在雪中对自然的感受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丰收与人们对自然的感恩。
《咏雪》是一首描写冬季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对寒冷天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两句通过“疏林”和“寒潭”展现了冬日的萧瑟与孤寂,传达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而“与松为老伴,唤月结清交”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松树作为长青之物,象征着长久的友谊与陪伴。接下来的“檐滴冰为箸,梅添玉作梢”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雪后冬日的美丽和生机。最后一句“丰年何以报,作颂纪南郊”将诗人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升华至一个新的高度,表达了对丰收年景的感恩,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和谐共存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自然恩赐的感恩之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潭”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水面
B. 寒冷的潭水
C. 冰冻的湖泊
答案:B
“与松为老伴”中松树象征着什么?
A. 忧伤的情感
B. 长久的友谊
C. 生命的结束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丰年何以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丰收的无所谓
B. 对自然恩赐的感恩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