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30
相识虽非久,相亲似旧年。
论文君岂后,尚齿我惭先。
惯狎吴儿水,将浮楚客船。
安知不离恨,高柳正鸣蝉。
我们相识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彼此之间的亲密感却像是老朋友一样。谈起学问,您教导我,年龄却让我感到羞愧。常常在吴地水边嬉戏,想要漂浮在楚地的客船上。谁知道我们之间是否会有离别之恨呢?这时高大的柳树下,蝉声正鸣叫。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高柳正鸣蝉”这一意象在古典文学中常常用来表达夏日的孤寂与离愁。柳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离别和思念,蝉的鸣叫则常常与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相关。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松壑居士,宋代诗人,擅长古诗,尤其以其情感真挚和艺术风格而受到认可。他与苏轼等人齐名,对后世的诗歌影响深远。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相识之后,表达了他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年龄和学识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的关注。
梅尧臣的《蕲州广济刘主簿》是一首以友谊为主题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开头两句“相识虽非久,相亲似旧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虽然他们相识的时间不长,却能感受到如同老友般的亲密关系。接下来的“论文君岂后,尚齿我惭先”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学识的敬佩和自愧不如的心情,这种谦虚的态度使得整首诗更具人情味。
“惯狎吴儿水,将浮楚客船”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吴地水乡的熟悉和对楚地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索。最后一联“安知不离恨,高柳正鸣蝉”则引入了离别的主题,柳树和蝉声的意象使人感受到夏日的孤独与惆怅,暗示着即使在友谊温暖的时刻,离别之痛也无处不在。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学识的尊重,以及对时间流逝与离别之恨的感慨,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人对友人学识的态度是什么?
A. 自满
B. 敬佩
C. 嫉妒
D. 无所谓
诗中的“高柳正鸣蝉”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自然风光
C. 战争与和平
D. 财富与权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