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8:0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8:08:48
雉堞巍然岁月长,古今知阅几兴亡。
吴王殿里笙歌罢,炀帝城边草木荒。
万里烟霞归洞急,一川风月渡江忙。
这座高大的城墙巍峨耸立,见证了漫长岁月的变迁,历经了多少兴亡。吴王的宫殿里已无笙歌声,炀帝的城边草木已荒芜。远处,万里烟霞急速归去,一川的风月在江面上忙碌流转。
胡致隆(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古风和抒情诗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登铁瓮城》写于胡致隆游览古城铁瓮城时,感慨历史的变迁与沧桑,作品中表现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及对现状的感慨。铁瓮城作为古代名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
《登铁瓮城》以其深远的历史感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思考。首句“雉堞巍然岁月长”用巍峨的城墙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反映出古代城池的沧桑与伟大。接下来的“古今知阅几兴亡”,则引出诗人对历史的沉思,表现了对历史兴衰的感叹。吴王和炀帝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对比,揭示了繁华与荒凉的对立,既有辉煌的过去,也有如今的荒芜,令人感慨万千。最后两句“万里烟霞归洞急,一川风月渡江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时间流逝的急迫感,仿佛风月都在为历史的流转而忙碌。全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则由感慨转向对自然的沉思,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意识和对生命无常的哲理思考。
全诗通过描绘古城的沧桑与自然景观,表现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与对生命无常的哲理认知,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雉堞”指什么?
A. 城墙
B. 山峰
C. 河流
D. 庭院
吴王和炀帝的对比主要强调了什么?
A. 富裕与贫穷
B. 繁华与荒凉
C. 战争与和平
D. 诗歌与音乐
诗中“万里烟霞归洞急”意指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时间的流逝
C. 人的生活
D. 战争的结束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登铁瓮城》的“万里烟霞归洞急,一川风月渡江忙”都表现了对自然与时光的思考,前者更侧重于秋天的萧瑟,后者则通过古城的衰败表达了历史的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