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首尾吟 其八十九》

时间: 2025-08-12 17:19:13

诗句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挥麈时。

每见宾朋须款曲,更和言语不思惟。

方将与物同休戚,何暇共人争是非。

天地与人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17:19:13

原文展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挥麈时。每见宾朋须款曲,更和言语不思惟。方将与物同休戚,何暇共人争是非。天地与人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

白话文翻译:

尧夫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诗是他挥动麈尾时的产物。每次见到宾朋,他都需细心款待,更不用说言语上的不假思索。他正打算与万物共享喜怒哀乐,哪有时间与人争论是非。天地与人是同一整体,尧夫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

注释:

  • 尧夫:邵雍的自称。
  • 挥麈:古代文人挥动麈尾(一种用麈尾毛制成的拂尘)以助谈兴的动作。
  • 款曲:细心款待,周到。
  • 思惟:思考,思索。
  • 休戚:喜怒哀乐,指情感的共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际关系和自然界的看法,强调与万物和谐共处,不与人争是非,体现了他的理学思想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述的方式,展现了邵雍的生活哲学和诗歌创作态度。他并不追求诗歌的形式美,而是将诗歌作为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诗中“每见宾朋须款曲”和“方将与物同休戚”表达了邵雍对待人际关系的细心和对待自然界的和谐态度。最后两句“天地与人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强调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明他的诗歌创作是为了表达这一理念,而非单纯的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尧夫非是爱吟诗”:开篇即表明自己并非出于爱好而吟诗。
  • “诗是尧夫挥麈时”:诗歌是他挥动麈尾时的自然产物。
  • “每见宾朋须款曲”:对待宾朋需细心周到。
  • “更和言语不思惟”:言语上不假思索,自然流露。
  • “方将与物同休戚”:打算与万物共享情感。
  • “何暇共人争是非”:没有时间与人争论是非。
  • “天地与人同一体”: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 “尧夫非是爱吟诗”:再次强调自己并非出于爱好而吟诗。

修辞手法:

  • 反复:通过两次提到“尧夫非是爱吟诗”,强调诗歌创作的非功利性。
  • 对仗:“每见宾朋须款曲”与“方将与物同休戚”形成对仗,平衡了诗句的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邵雍的生活哲学和诗歌创作态度,强调天人合一,不与人争是非,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意象分析:

  • 挥麈:象征文人雅致,助谈兴。
  • 宾朋:代表人际交往。
  • 天地:象征自然界和宇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与人争是非 B. 与万物和谐共处 C. 追求诗歌的艺术美 D. 忽视人际关系 答案:B

  2. 诗中的“挥麈”象征什么? A. 文人雅致 B. 战争 C. 劳动 D. 娱乐 答案:A

  3. 邵雍认为天地与人是什么关系? A. 对立 B. 同一整体 C. 无关 D. 竞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周敦颐的《爱莲说》:同样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 张载的《正蒙》:体现了理学家的哲学思考。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田园诗对比,两者都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但邵雍更侧重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史·邵雍传》
  • 《邵雍集》
  • 《宋明理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横塘桥过黄山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 酒边 次韻項丈雪詩 再游天平,有怀旧事,且得卓庵之处,呈寿老 虎溪 乾道癸巳腊後二日,桂林大雪尺余,郡人云前 故太夫人章氏挽词二首 再试茉莉二绝 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杏腮桃脸 黑字旁的字 感触 铃马 蛇螫断腕 藏红花 乛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明昭昏蒙 冰销叶散 轩景 包含鸦的成语 耳字旁的字 哨遍 沃野千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