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8:07
原文展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挥麈时。每见宾朋须款曲,更和言语不思惟。方将与物同休戚,何暇共人争是非。天地与人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
白话文翻译:
尧夫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诗是他挥动麈尾时的产物。每次见到宾朋,他都需细心款待,更不用说言语上的不假思索。他正打算与万物共享喜怒哀乐,哪有时间与人争论是非。天地与人是同一整体,尧夫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际关系和自然界的看法,强调与万物和谐共处,不与人争是非,体现了他的理学思想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述的方式,展现了邵雍的生活哲学和诗歌创作态度。他并不追求诗歌的形式美,而是将诗歌作为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诗中“每见宾朋须款曲”和“方将与物同休戚”表达了邵雍对待人际关系的细心和对待自然界的和谐态度。最后两句“天地与人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强调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明他的诗歌创作是为了表达这一理念,而非单纯的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邵雍的生活哲学和诗歌创作态度,强调天人合一,不与人争是非,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邵雍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与人争是非 B. 与万物和谐共处 C. 追求诗歌的艺术美 D. 忽视人际关系 答案:B
诗中的“挥麈”象征什么? A. 文人雅致 B. 战争 C. 劳动 D. 娱乐 答案:A
邵雍认为天地与人是什么关系? A. 对立 B. 同一整体 C. 无关 D. 竞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