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文畅师北游》

时间: 2025-05-04 12:11:59

诗句

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

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

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

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

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

从求送行诗,屡造忍颠蹶。

今成十馀卷,浩汗罗斧钺。

先生閟穷巷,未得窥剞劂。

又闻识大道,何路补黥刖。

出其囊中文,满听实清越。

谓僧当少安,草序颇排讦。

上论古之初,所以施赏罚。

下开迷惑胸,窙豁劚株橛。

僧时不听莹,若饮水救暍。

风尘一出门,时日多如发。

三年窜荒岭,守县坐深樾。

征租聚异物,诡制怛巾袜。

幽穷谁共语,思想甚含哕。

昨来得京官,照壁喜见蝎。

况逢旧亲识,无不比鹣蟩.

长安多门户,吊庆少休歇。

而能勤来过,重惠安可揭。

当今圣政初,恩泽完vr狘。

胡为不自暇,飘戾逐鹯鷢。

仆射领北门,威德压胡羯。

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

酒场舞闺姝,猎骑围边月。

开张箧中宝,自可得津筏。

从兹富裘马,宁复茹藜蕨。

余期报恩后,谢病老耕垡。

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猃猲.僧还相访来,山药煮可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1:59

送文畅师北游

作者: 韩愈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从求送行诗,屡造忍颠蹶。今成十馀卷,浩汗罗斧钺。先生閟穷巷,未得窥剞劂。又闻识大道,何路补黥刖。出其囊中文,满听实清越。谓僧当少安,草序颇排讦。上论古之初,所以施赏罚。下开迷惑胸,窙豁劚株橛。僧时不听莹,若饮水救暍。风尘一出门,时日多如发。三年窜荒岭,守县坐深樾。征租聚异物,诡制怛巾袜。幽穷谁共语,思想甚含哕。昨来得京官,照壁喜见蝎。况逢旧亲识,无不比鹣蟩长安多门户,吊庆少休歇。而能勤来过,重惠安可揭。当今圣政初,恩泽完狘。胡为不自暇,飘戾逐鹯鷢。仆射领北门,威德压胡羯。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酒场舞闺姝,猎骑围边月。开张箧中宝,自可得津筏。从兹富裘马,宁复茹藜蕨。余期报恩后,谢病老耕垡。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猃猲僧还相访来,山药煮可掘。

白话文翻译:

在四门馆的时候,清晨有位僧人来拜访,自己说是吴地人,年轻时在城中学习。现在已探究佛教的根源,粗略地了解一些事情。被束缚的真性难以释放,戒律限制了我的远大志向。推荐的文士手握笔杆,声名显赫于前朝。因请求送别之诗,屡次创作忍受跌倒的苦难。如今已成十余卷,汗水浸透了斧头和刀刃。老师住在偏僻的巷子,未能见到雕刻的工艺。又听闻你已领略大道,何路能够补救缺陷。取出囊中书文,满耳听闻其清越。说那僧人应当安静,草序中颇多谤议。上面讨论古之初,因此施行赏罚;下面开导迷惑的心胸,豁然开朗。僧人不时不听明理,仿佛饮水解渴。风尘一出门,时光多如头发。三年被贬在荒岭,守县坐在深荫下。征租聚集异物,诡制着各种巾袜。幽深贫困无人言语,思绪多含哽咽。昨来见到京官,照壁中喜见蝎子。更何况遇到旧友,皆不比鹣鶼长安多门路,吊唁的时间少有休息。然而能勤来拜访,重恩难以言表。当前圣政初建,恩泽尚完美。为何不自得其乐,漂泊追逐鹯鸥。仆射掌管北门,威德压制胡人。相公镇守幽州,文采斐然。酒席上舞女,猎骑围绕着月光。打开箱子中的宝物,自可得津渡。从此富裕裘马,宁愿再不吃野菜。余期报恩之后,致谢病老耕作。庇身于蓬茅,尽情展现志向。僧人还会相访,山药煮着可挖。

注释:

  • 四门馆: 指的是某个学府或书院。
  • 吴人: 指来自吴地的人,古代地名。
  • 佛根源: 指佛教的源流。
  • 剞劂: 指雕刻工艺。
  • 黥刖: 比喻缺陷或损伤。
  • 鹯鷢: 比喻追逐地飘荡不定的生活。
  • 幽都: 指偏僻或不显眼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提倡文言文的复兴。他的作品以议论深刻、文风豪放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韩愈为好友文畅师送行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送文畅师北游》是韩愈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描绘了文畅师的求学经历与人生理想,强调了学问的追求与内心的挣扎。诗人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艰辛的感慨。

在诗中,韩愈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使得整首诗既有哲理的深度,又不失生活的细腻。尤其是对于“风尘一出门,时日多如发”的描写,生动地传达出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艰辛。同时,通过对“幽穷谁共语”的思考,诗人反映了自己在社会变迁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激荡,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现状的反思,展现了韩愈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情感和高远理想。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送文畅师北游》成为了一首值得反复咀嚼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 回忆早晨在书院时,僧人前来拜访。
    • "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 这位僧人自我介绍,来自吴地,年轻时在城中学习。
    • "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 表示他对佛教的研究已深入,但对世事的理解仍粗浅。
    • "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 说自己的真性被束缚,受戒律限制,无法远志。
    • "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 赞美那些有声望的人,手握笔杆,声名显赫。
  • 修辞手法:

    • 比喻: “风尘一出门”,比喻人生旅途的艰辛和不确定。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四门馆: 学习和求知的象征。
  • 僧人: 代表追求真理与内心的探索。
  • 风尘: 形象地表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蓬茅: 象征安身立命之所,反映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吴人”是指哪个地区的人?

    • A) 赵地
    • B) 吴地
    • C) 魏地
    • D) 楚地
      答案: B) 吴地
  2. 韩愈提到“风尘一出门”,形容什么?

    • A) 归家的路
    • B) 人生的艰辛
    • C) 书院的生活
    • D) 寻求名利
      答案: B) 人生的艰辛
  3. 诗中提到的“幽穷谁共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快乐
    • C) 满足
    • D) 忧伤
      答案: A)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韩愈的《送文畅师北游》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主题均涉及友谊与人生的感悟,但韩愈更强调对理想的追求与内心的挣扎,而王勃则更注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集》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其五 渔家乐 忆江南 题李后主词 忆江南 其二 忆江南 其一 秋日与龙生兄饮纯阳洞酒馆 忆江南 其一 夜宿新生乡 忆江南 忆江南 其五 本意 忆江南·题谨怀绘红楼梦仕女图十首 其三 宝钗 忆江南 其二 忆江南 秋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辛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 设棁之辰 舌字旁的字 包含灯的词语有哪些 转弄 病字头的字 影神 鹄观 咳气 躭饶 光彩耀目 枯苗望雨 丨字旁的字 知音识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