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怀》

时间: 2025-05-02 12:12:14

诗句

老抱遗书隐故山,镜中衰鬓似霜菅。

规模肯堕管萧亚,梦想每驰河渭间。

竹帛竟孤千载事,江湖敢恨一生闲。

残功赖有吾儿续,把卷灯前为破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2:14

原文展示:

感怀
作者:陆游 〔宋代〕

老抱遗书隐故山,
镜中衰鬓似霜菅。
规模肯堕管萧亚,
梦想每驰河渭间。
竹帛竟孤千载事,
江湖敢恨一生闲。
残功赖有吾儿续,
把卷灯前为破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对后代的寄托。诗人年老时隐居在故乡,面对镜子中日渐苍老的自己,感叹衰老如霜。曾经的伟业是否会被湮没?然而他对河流的梦想依旧在心中奔腾。历史的书籍虽已孤独地存在千年,诗人对江湖的闲暇生活并无怨恨。最终,他寄希望于儿子能继承自己的遗志,点亮灯前的书卷,以此来展露笑颜。


注释:

  • 老抱:年老时抱着的遗书,指诗人年老时对往事的怀念。
  • 衰鬓:形容头发已白,显示衰老的迹象。
  • 霜菅:形容头发像霜一样白,意含衰老。
  • 规模:指自己曾经的成就与气度。
  • 管萧:古乐器,暗喻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竹帛:指史书,象征历史的长河。
  • 江湖:指生活的闲散、游荡。
  • 残功:剩余的成就,暗示诗人未尽的心志。
  • 把卷:指书卷,象征文化与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尤其在诗歌中常反映个人的经历与社会现实。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创作了大量反映家国情怀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感怀》是在陆游晚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感慨。陆游在南宋时期,经历了国家的屈辱与个人的失落,他的诗歌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后代的期望。


诗歌鉴赏:

《感怀》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所作,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沉重感慨。开篇以“老抱遗书隐故山”引入,表明诗人已年迈,隐居于故乡,怀念往昔的岁月。诗人通过“镜中衰鬓似霜菅”表现出自身的衰老,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接下来的句子“规模肯堕管萧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成就的惋惜,似乎在问: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是否会被遗忘?而“梦想每驰河渭间”则是对理想与追求的坚持,尽管现实残酷,诗人的内心仍不屈服,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历史的长河中,“竹帛竟孤千载事”提及历史的孤独与沧桑,诗人感到自己的成就仿佛在历史中被遗忘,然而他在“江湖敢恨一生闲”一句中又展现出对生活的释然,似乎不再对过去的闲暇生活心存怨恨。

最后的两句,“残功赖有吾儿续,把卷灯前为破颜”,表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待与寄托,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在灯下的书卷前展现出笑颜,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光明。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抱遗书隐故山:年老时抱着遗留下来的书籍隐居在故乡的山中,表明对往事的怀念。
  2. 镜中衰鬓似霜菅:在镜子中看到自己鬓发如霜,感叹衰老的无情。
  3. 规模肯堕管萧亚:曾经的理想与成就是否会随着时间而消逝。
  4. 梦想每驰河渭间:内心的理想与梦想依旧在心中奔腾不息。
  5. 竹帛竟孤千载事:历史书籍孤独地承载着千年的事迹。
  6. 江湖敢恨一生闲:对江湖生活的闲散并不感到怨恨,反而心态平和。
  7. 残功赖有吾儿续:希望自己未完的成就能够由儿子继承。
  8. 把卷灯前为破颜:在灯下翻阅书卷,展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微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中衰鬓似霜菅”将衰老比作霜,生动形象。
  • 对仗:如“竹帛”与“江湖”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书卷象征文化的传承,灯光象征希望与未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诗人的个人经历为线索,表达对历史、理想和家庭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诗中蕴含着对后代的寄托与期望,充满了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老抱:象征着年岁与智慧的积累。
  • 衰鬓: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竹帛:象征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 江湖:象征着生活的闲适与哲学的思考。
  • 灯前:象征着知识的启迪与希望的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抱遗书隐故山”意指: A. 年老时隐居
    B. 怀念年轻时
    C. 书籍被遗忘
    D. 对山川的思念

  2. “镜中衰鬓似霜菅”中的“霜菅”意指: A. 年轻
    B. 衰老
    C. 美丽
    D. 忧伤

  3. “把卷灯前为破颜”中的“把卷”表达的是: A. 读书
    B. 写诗
    C. 旅行
    D. 社交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陆游《感怀》与杜甫《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历史的思考,但陆游更强调对后代的寄托,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的沉重与国家的命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以上是对陆游的《感怀》的全面解析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查询

春怀 河传(二之一) 高邮舟居对雪 失调名 感兴六首 其四 留别王掾元胥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 其二 过碧芦轩 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岗 怀寄周元翁十首之 忆秦娥(三之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议论蜂起 鳥字旁的字 擐甲执锐 八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蛛游蜩化 包含辄的词语有哪些 现状 禁地 脚跟无线 个中妙趣 人稠物穰 龍字旁的字 眷歆 迈步 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