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鹤仙(张宰生辰)》

时间: 2025-04-30 13:06:50

诗句

西风苹末起。

动院落清秋,新凉如水。

纤歌遏云际。

正美人翻曲,阳春轻丽。

兰衣玉佩。

拥南斗、光中一醉。

有邦人、万口同声,赞叹我公恺悌。

百里。

年丰谷稔,事简刑清,颂声盈耳。

鹏程九万,摩空展、垂天翼。

定丹书飞下,彤墀归去,秘略家传小试。

看封留、亘古功名,未容退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06:50

瑞鹤仙(张宰生辰)

作者:赵长卿 〔宋代〕

原文展示:

西风苹末起。动院落清秋,新凉如水。纤歌遏云际。正美人翻曲,阳春轻丽。兰衣玉佩。拥南斗光中一醉。有邦人万口同声,赞叹我公恺悌。百里。年丰谷稔,事简刑清,颂声盈耳。鹏程九万,摩空展垂天翼。定丹书飞下,彤墀归去,秘略家传小试。看封留亘古功名,未容退避。

白话文翻译:

秋风吹起,院落里透着一丝清凉,犹如清水般的凉意。纤细的歌声在云际回荡,正当美人轻盈地翻唱,仿佛春天的轻巧与美丽。她身穿兰衣,佩戴玉饰,沉醉于这南斗星光辉中。百姓们齐声赞美我这位公子,他和气谦恭,令人赞叹。丰收的年头,谷物成熟,政事简单清明,赞颂的声音不绝于耳。鹏鸟展翅九万里,向空中飞翔,展现出它的雄伟。定下的丹书飞下,回到红色的殿堂,隐秘的家传知识小试牛刀。看那亘古的功名封存,决不容许退缩。

注释:

  • 苹末:指秋天的风,带有苹花的气息。
  • 纤歌:细腻的歌声。
  • 南斗:指南斗星,古代天文中代表吉祥的星辰。
  • 恺悌:温和而有礼貌的人。
  • 鹏程:大鹏鸟的飞翔之路,象征前程远大。
  • 丹书:指重要的文书或诏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常结合音乐与舞蹈,体现出浓厚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瑞鹤仙》是为张宰的生辰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赞美,寄托了对和谐社会和丰收安宁的向往。

诗歌鉴赏:

《瑞鹤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祝福的词作。开篇通过“西风苹末起”描绘出一幅秋意渐浓的画面,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接着以“纤歌遏云际”引入音乐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暗示了主人公的文采与才华。诗中提到的“兰衣玉佩”,不仅描绘了美人的形象,更象征着高贵与优雅。

在后面的部分,诗人通过“有邦人万口同声”展现了人们对张宰的崇敬,反映了社会对贤人和正直之人的普遍向往。接下来的“鹏程九万”则用鹏鸟的形象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追求,表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风苹末起:秋风吹起,带来凉意。
  2. 动院落清秋,新凉如水:院子里透着清新的秋意,凉爽得像水一样。
  3. 纤歌遏云际:细腻的歌声在云端回荡。
  4. 正美人翻曲,阳春轻丽:美人轻盈地唱着,似春天的轻盈与美丽。
  5. 兰衣玉佩:她身着兰衣,佩戴玉饰,展现出高贵气质。
  6. 拥南斗光中一醉:在南斗星的光辉下沉醉。
  7. 有邦人万口同声,赞叹我公恺悌:百姓们齐声赞美这位和气的公子。
  8. 百里:丰收年景,政局清明,赞声不绝。
  9. 鹏程九万,摩空展垂天翼:大鹏展翅九万里,象征着远大的理想和追求。
  10. 定丹书飞下:重要的文书飞下,代表着将传承的知识带回。
  11. 彤墀归去,秘略家传小试:回到红色的殿堂,尝试家族的秘传。
  12. 看封留亘古功名,未容退避:看那永恒的功名,决不容许退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比作凉水,形象生动。
  • 对仗:如“兰衣玉佩”与“鹏程九万”,形成对称美。
  • 拟人:赋予非人事物(如歌声、天翼)以人的情感与动作。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赞美与祝福展开,表达了对朋友的良好祝愿,以及对社会和谐、丰收安宁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待。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季节的变化,带来新的气象。
  • 兰衣玉佩:代表高贵、优雅的女性形象。
  • 鹏程:象征远大的志向与追求。
  • 南斗:象征吉祥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瑞鹤仙》是为谁而作的?

    • A. 赵长卿
    • B. 张宰
    • C. 南斗
    • D. 百姓
  2. 诗中提到的“鹏程”象征什么?

    • A. 丰收
    • B. 远大的理想
    • C. 美人
    • D. 秋天
  3. “纤歌遏云际”中的“遏”字可以理解为?

    • A. 拦住
    • B. 回荡
    • C. 传播
    • D. 止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情感,但侧重于对春天与花的描绘。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团圆的渴望,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南乡子·眼约也应虚 秋蕊香 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 清平乐 清平乐 生查子·官身几日闲 风入松 醉落魄 望仙楼 采桑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递一口 蒂结尾的成语 血字旁的字 毋固 鳥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环利通索 一钱不值 选妓征歌 遥相呼应 赍志没地 金字旁的字 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学而时习之 组办 举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