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绝》

时间: 2025-05-01 23:18:47

诗句

端门魏阙郁峥嵘,灯火成山辇路平。

不待上林莺百啭,教坊先已进新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47

原文展示

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绝
作者:秦观 〔宋代〕

端门魏阙郁峥嵘,
灯火成山辇路平。
不待上林莺百啭,
教坊先已进新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盛况:在高耸的端门和魏阙之间,灯火辉煌,犹如山峰般壮观,通往皇宫的道路也显得格外平坦。在这美好的夜晚,早已不需要等待上林苑中百啭的黄莺,教坊的乐声早已响起,带来了新曲调。

注释

  • 端门:指宫殿的正门,象征威严和尊贵。
  • 魏阙:魏阙是古代宫殿的高楼,代表权威。
  • 灯火成山:形容灯光灯火辉煌,像山一样高耸。
  • 辇路平:指通往皇宫的道路平坦,暗示节日的热闹。
  • 上林:指上林苑,是古代皇家园林,象征着富丽与繁华。
  • 莺百啭:形容黄莺的歌声婉转动听。
  • 教坊:指古代的音乐机构,负责演奏和创作音乐。

典故解析

  • 上林苑:历史上是汉代的皇家园林,象征着富贵和繁华,诗中提及,暗示着节日的气氛和欢快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擅长填词,风格婉约细腻。他的作品常富有情感,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宵节,描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庆,体现了作者对于节日氛围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绝》展现了元宵佳节的盛大场面与欢快气氛。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辉煌的夜晚。首句“端门魏阙郁峥嵘”,以雄伟的建筑作为背景,烘托出节日的庄严与盛大。接着“灯火成山辇路平”,通过灯火的璀璨与道路的平坦,传达出节日的繁华与热闹。接下来的“教坊先已进新声”,则表现出节日中的音乐和舞蹈,充满了欢快的气氛,显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整首诗语句流畅,意象鲜明,富有动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诗歌不仅表现出节日的热闹气氛,还深刻反映了人们对欢乐时光的珍惜与向往,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端门魏阙郁峥嵘:描绘了宏伟的宫殿与高耸的建筑,营造出一种威严的氛围。
  2. 灯火成山辇路平:灯光如山,形容节日的辉煌,辇路平坦则暗示通往宫殿的顺畅与热闹。
  3. 不待上林莺百啭:提前引出了黄莺的歌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4. 教坊先已进新声:乐声早已响起,表现出节日的欢快与热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火成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灯火的繁盛。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庆祝元宵节的欢乐与热闹,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体现节日的热闹。
  •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传达了生命的美好。
  • 教坊: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节日的场景?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春节
    • D. 清明节
  2. “端门魏阙”中的“魏阙”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建筑
    • C. 一种花卉
    • D. 一种饮食
  3. 诗中提到的“教坊”主要负责什么?

    • A. 书法
    • B. 音乐
    • C. 绘画
    • D. 舞蹈

答案

  1. B. 元宵节
  2. B. 一种建筑
  3. B. 音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诗词对比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在该词中同样描绘了元宵节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与秦观的作品相比,辛弃疾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云鬟烟鬓与谁期 甘露歌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西江月(红梅) 清平乐 南乡子(二之一) 桃源行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壬辰寒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虫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单复之术 其验如响 生字旁的字 蕃孕 一尘不受 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屮字旁的字 蟹爪 盘山涉涧 握雾拏云 恋恨 纸糊老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