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6:57
来日春风又打头,江干重理旧羊裘。
时闻北阙方求骏,家在南山且饭牛。
年例竞趋如鹜走,人情大抵习韦柔。
柴桑幸不成蹊径,松影常依杜若洲。
明天春风又将到来,江边重新整理着旧时的羊皮裘衣。
时常听说北方的宫阙正在寻找良马,我的家在南山,且不如吃牛肉。
每年都像鸳鸯般急匆匆地追赶,人情大多习惯于温文尔雅。
幸好柴桑的路并未成形,松树的影子常常依偎在杜若洲上。
作者介绍:陶烜,清代诗人,字豫之,号秋山,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风光和人情世态为题材。陶烜的诗作常融哲理与感悟,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旦前后,正值新春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风、羊裘以及人情世态,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待。
这首诗以元旦为背景,通过对春风、旧羊裘、北阙骏马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开篇“来日春风又打头”引出了新春的到来,具有强烈的时间感和季节感。接着通过“江干重理旧羊裘”,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重新整理的心态,羊裘的意象象征着过去的温暖与安宁。
“时闻北阙方求骏”,引入了社会的浮华与追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冷淡态度,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家在南山且饭牛”中,诗人选择归隐田园,表明了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后两句“年例竞趋如鹜走,人情大抵习韦柔”则揭示了人们在新年时急于追赶的社会风气,表达了对人情世态的观察与思考。最后两句通过“柴桑幸不成蹊径,松影常依杜若洲”,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依赖,展现了田园的静谧与和谐。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岁月的感慨,也有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陶烜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生活的选择以及对自然的依恋,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冷淡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春风”象征什么?
A. 冷酷
B. 希望
C. 忧伤
D. 忘却
“江干重理旧羊裘”中“羊裘”指的是什么?
A. 新衣
B. 旧衣
C. 生活方式
D. 家庭关系
诗中提到的“北阙”指的是哪里?
A. 南方的山
B. 北方的宫阙
C. 江边
D. 村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陶烜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人情世态与内心感受,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心灵的契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