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3:27
早朝诗(十四首)
向曙趋朝玉佩和,露华满地湿绯罗。
更番奏对银台罢,听得西班唤六科。
清晨时分,佩戴玉佩的我急匆匆地走向朝廷,露水洒满了地面,湿润了绯红色的罗裙。更换了奏章后,我在银台上听见西班的呼唤,叫来了六科的官员。
本诗描绘了诗人早朝的情景,反映了明代官员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到的“玉佩”、“露华”不仅是诗人身份的象征,也暗示了清晨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杨子器,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朝廷生活为题材,歌颂忠诚和清白。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早朝的场景,展现了官员的责任感和对朝廷的忠诚。
这首早朝诗通过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作为一名官员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开篇以“向曙趋朝玉佩和”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玉佩的佩戴不仅代表了身份,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与责任感。接下来的“露华满地湿绯罗”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清晨的清新气息,露水滋润了绯红色的罗裙,给人一种美丽而清新的视觉体验。
“更番奏对银台罢”则引入了朝廷的议事氛围,诗人不仅在享受清晨的美好,也在为国家事务奔波。这种责任感与清晨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官员的辛劳与奉献。而“听得西班唤六科”则突出了朝廷的忙碌与复杂,诗人身处其中,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与使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清晨的自然美,又有朝廷生活的忙碌,体现了诗人在清晨时分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清晨美好景象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为一名官员的责任感与对朝廷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忠诚与奉献的主题。
诗中“露华”指的是什么?
诗人描绘清晨的意图是什么?
“更番奏对银台罢”中的“银台”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