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5:59
砌下黄菊暮秋始开为赋此篇
小栏培土待重阳,雨洗金钱未肯忙。
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
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
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
在秋季的暮色下,菊花刚刚绽放,为了这篇诗我写下这些文字。小栏栽种的土壤在等待重阳节的到来,雨水洗净了金钱,但它们却不急于开放。最终依靠九月的秋风来调整它们的颜色,谁能嗅到那清幽的香气呢?陶渊明心向自然,写出空灵的诗篇;胡广随缘而活,却能享有长寿。古代的风流韵事已无处可追问,如今只有零星的花瓣浮动在一杯菊花酒中。
郑刚中,宋代诗人,少有名声,以其细腻的观察力和清新的笔触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思考。
此诗写于暮秋,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反映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对生命的哲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团圆,诗中对菊花的描写与重阳节的习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整首诗以菊花为中心,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开篇“砌下黄菊暮秋始开”即设定了时间与地点,表现出菊花在秋末的独特韵味。诗人通过栽种与等待,传达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接着用“雨洗金钱未肯忙”将菊花的开放与自然的节奏相联系,暗示着生活中的匆忙与自然的从容之间的对比。
“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九月的秋风为菊花带来了色彩,然而真正的清香却是心灵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接下来的两句提及陶渊明与胡广,前者寓意着追求理想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是随缘而活,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观。
最后一句“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带有淡淡的伤感与哲思,古风流韵事已无处可追,唯有那杯中菊花的清香,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品味生活的点滴美好。
整首诗歌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崇敬。诗人用花的盛开与人生的哲思相结合,传递出一种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思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郑刚中的《砌下黄菊暮秋始开》主要描写了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秋天的菊花
C. 夏天的雨水
D. 冬天的雪花
“陶潜属意空诗好”中的“陶潜”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日
B. 长寿
C. 春天
D. 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