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3:37
绣尘软荡香无力。
天街月避楼台色。
春影闹蛾红。
背灯娇煞侬。
扶归人醉倦。
夜定遥筝断。
花暖护纤莺。
帘风转笑声。
绣制的尘埃轻轻飘荡,香气淡淡无力。
天街上的月光躲避着楼台的颜色。
春天的影子在红色的蛾子中喧闹。
背对灯光的娇媚,令我心醉神迷。
扶着归途的人醉意朦胧。
夜已安定,远处的筝声断了。
花瓣温暖,护着纤细的小莺。
帘外的风转动,带来阵阵笑声。
此诗不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月避楼台色”可能源于对古代诗词中月光与楼台结合的描写,暗示了人间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姚燮(约1680-约1750),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百态,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重叠金·菩萨蛮·上元灯词同小谱》创作于元宵佳节,描述了节日夜晚的美丽景象,反映了人们在佳节团聚、欢庆的愉悦心情。
此诗描绘了元宵节的夜晚,色彩斑斓,令人陶醉。开篇“绣尘软荡香无力”,即刻引入了舞动的绣品与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柔美而恬静的氛围。接着,“天街月避楼台色”将月光与楼台的对比呈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夜空的宁静与人间的繁华。随着春影的出现,诗中渗透了春的气息,蛾红的描绘更是生动而富有活力。背灯的娇媚,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温柔的情感,似乎在描绘一个迷人的女子。
“扶归人醉倦”一句,传递出节日欢庆后的疲惫,体现了人们在快乐中感受到的放松与安详。“夜定遥筝断”则将夜晚的宁静与远方的思绪结合,增添了几分思索的深度。最后,“花暖护纤莺”和“帘风转笑声”则将温暖与欢乐融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幸福的画面。
整首诗结构严谨,用词精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元宵佳节的欢愉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本诗通过元宵节的夜景,展现了人们欢庆节日的愉悦与温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填空题:诗中“绣尘软荡香无力”描绘的是___的场景。
a) 春天的景象
b) 节日的欢庆
c) 舞动的绣品
选择题:诗中“天街月避楼台色”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夜空的宁静
b) 节日的热闹
c) 自然的变化
判断题:诗中“扶归人醉倦”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疲惫感。
对 /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