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2:56
宝安八景诗 其三 黄岭廉泉
作者: 陈靖吉 〔明代〕
旗峰万仞插天碧,
山高水深来有脉。
古今酌遍野人杯,
谁是夷齐谁盗蹠。
愿公激浊更扬清,
大作霖雨均山城。
馀功不独苏久旱,
且为赤子洗甲兵。
全诗翻译:
旗峰高耸入青天,山高水深有源流。古往今来,谁能品尝这清泉的滋味?谁是真正的贤者,谁又是贼盗?愿您能激起浑浊的水,继续扬起清澈的水流,为这座山城带来丰沛的雨水。您所做的,不仅是解除久旱的困境,更是为那些赤子们洗去铠甲与兵器的污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靖吉(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间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的山水风景,表达对政治腐败的忧虑与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陈靖吉的《宝安八景诗 其三 黄岭廉泉》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的诗作。诗的开头以“旗峰万仞插天碧”描绘了黄岭的高耸与碧空的映衬,给人以雄伟壮丽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与神秘。接着,诗人用“山高水深来有脉”说明自然界中水流的源头,暗喻着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在“古今酌遍野人杯”中,诗人试图借古代贤者夷齐与盗蹠的对比,探讨真正的贤者与伪君子的区别,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诗人希望通过“激浊更扬清”的美好愿望,唤醒人们心中的正义感,激励社会的进步。
最后,诗人提到的“馀功不独苏久旱,且为赤子洗甲兵”更是将诗的主题推向了更高的层次,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和平的向往。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使其既有自然的美感,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呼唤社会的清明与正义,表达对美好自然的赞美,揭示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和对和平的希望。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历史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性与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万仞”指的是什么?
A. 低矮
B. 高耸
C. 平坦
D. 阴暗
“激浊更扬清”中的“激浊”意指:
A. 让水流动
B. 清除混浊
C. 产生波澜
D. 使水更浑浊
诗中提到的“夷齐”代表:
A. 贼盗
B. 贤者
C. 战士
D. 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宝安八景诗 其三 黄岭廉泉》的综合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