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保大舞》

时间: 2025-07-28 09:59:23

诗句

於穆文考,圣神昭章。

肃勺群慝,含光远方。

万物茂遂,九夷宾王。

愔愔云韶,德音不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59:23

原文展示:

於穆文考,圣神昭章。
肃勺群慝,含光远方。
万物茂遂,九夷宾王。
愔愔云韶,德音不忘。

白话文翻译:

在这庄严的庙宇中,文圣的德行如同天神般光辉显现。
肃清众多邪恶,神明的光辉照耀四方。
万物欣欣向荣,四方诸侯都来朝拜。
乐声悠扬如云,德音永远铭记心间。

注释:

  • 於穆:形容庄严、静穆的样子。
  • 文考:指文圣,可能指孔子或其他有文德的人。
  • 昭章:显现,彰显。
  • :肃清,清静。
  • :这里指交易或交换,含有邪恶之意。
  • 万物茂遂:万物繁荣昌盛。
  • 九夷:古代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称呼。
  • 愔愔:形容安静、平和的样子。
  • 云韶:乐声如云,形容音乐的美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唐代著名将领,以平定安史之乱而闻名。他不仅是军事家,还以其文才见长,参与了许多文治活动。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是唐代祭祀文献中的一部分,旨在表达对上天和祖先的尊敬与感恩。此诗是在国家祭祀活动中所作,既有宗教色彩,也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安定繁荣的愿望。

诗歌鉴赏:

《郊庙歌辞》以其庄严的气氛和对德行的赞美,展示了唐代人对礼仪和道德的重视。诗中通过描绘庙宇的庄重和乐声的优美,传达出一种对文圣的崇敬与向往。开头的“於穆文考”即点明主旨,传达了对文圣的敬仰。诗中提到的“万物茂遂”与“九夷宾王”,则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渴望,也反映了作者对四方朝贡的期盼,显示出他心中对天命与德治的理解。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韵律感强烈,朗朗上口,给人以强烈的文化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於穆文考:指的是文圣孔子,传达出人们对他敬仰的情感。
  2. 圣神昭章:强调文圣的智慧与德行的光辉,象征着正义与道德的力量。
  3. 肃勺群慝:肃清一切邪恶,传达出对社会秩序与道德的维护。
  4. 万物茂遂,九夷宾王:描绘了国家繁荣昌盛,四方诸侯安定归顺的理想状态。
  5. 愔愔云韶,德音不忘:乐声响起,传递着美德与和谐的气息,令人铭记于心。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语句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 隐喻:通过“圣神”与“德音”来隐喻道德的力量与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文圣的崇拜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渴望,展示了作者对道德治国理念的认同,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考:象征智慧与教化,代表文化的传承。
  • 圣神:寓意道德与权威的结合,传达出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万物茂遂:象征繁荣昌盛的景象,体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文考”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孙子
    b) 孔子
    c) 老子

  2. “万物茂遂”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繁荣的渴望
    c) 对战争的期待

  3. 诗中“愔愔云韶”意指: a) 音乐的悲伤
    b) 音乐的和谐
    c) 音乐的喧闹

答案:

  1. b) 孔子
  2. b) 对繁荣的渴望
  3. b) 音乐的和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郊庙歌辞》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偏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更侧重于道德与礼仪的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雨后独步 怀远县 黄石公祠 寄孙钟元徵君 除夕同申凫盟集路吾徵郡宅 秦中 岳池晓发 汶川 犍为涂次 峡中杂诗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道三科 包含适的词语有哪些 嗔目切齿 洗手不作 高字旁的字 长目飞耳 焦唇干舌 气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山众 毫结尾的成语 絶瑕 谷字旁的字 沿涉 飠字旁的字 科考 久已 包含茄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