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1:5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51:06
又和子应游万州岑公洞
冯时行 〔宋代〕
泉细或疑雨,岩深微见天。
暂来何可老,长往不难仙。
石髓层层落,松声树树传。
欲归重回首,明月傍船舷。
泉水细流,仿佛在下雨,岩石深邃,微微能见到天空。
暂时来这里,何必惧怕衰老?长久地游历,成仙并不难。
石头的精华层层滴落,松树的声音在树林中回响。
想要回去时再回首,明月正照在船舷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成仙”在古代文学中常常指代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反映了人们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子应,号澄斋,宋代诗人,生平较为低调,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游览万州的岑公洞时,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他对自由、长生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万州岑公洞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泉细或疑雨,岩深微见天”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洞中世界,泉水的细流与雨声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生动的氛围。接下来的“暂来何可老,长往不难仙”则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表达出对长生与自由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欲归重回首,明月傍船舷”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意境,诗人即使在即将离去时,依然留恋这份恬静与美好。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超然的情怀和哲学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强调了对自由与梦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岩深微见天”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诗人对“衰老”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对比,冯时行的这首诗更加强调对自由的追求与人生哲学的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和人生的恬淡。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涵盖了这首诗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冯时行的《又和子应游万州岑公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