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鹿寺经园》

时间: 2025-04-25 17:22:26

诗句

华夏龙蛇外,天西备六书。

羌戎刊木鹿,儒墨辨虫鱼。

寺建青鸳古,经驮白马初。

何如苍颉字,传到梵王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22:26

原文展示:

华夏龙蛇外,天西备六书。
羌戎刊木鹿,儒墨辨虫鱼。
寺建青鸳古,经驮白马初。
何如苍颉字,传到梵王居。

白话文翻译:

在华夏的边疆,有龙蛇出没;
在天的西方,六种文字齐备。
羌族和戎族在木鹿上刻字,
儒家和墨家辨析虫鱼之类。
寺庙建立在古老的青鸳之上,
经典的经文由白马最初驮来。
与苍颉所造的文字相比,
不如传到梵王的居所。

注释:

  • 华夏:指中国,古代的华夏民族。
  • 龙蛇:象征着华夏的文化生机与活力。
  •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方式,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羌戎:古代居住在西北的民族。
  • 木鹿:可能指一种神秘的动物,象征着古老的文化。
  • 青鸳:古代的鸟类,常用来比喻美好。
  • 苍颉:传说中的文字创始人,象征文字的起源。
  • 梵王:指印度教或佛教中与智慧相关的神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和瑛,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 创作背景:在清代,文化交流频繁,汉字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使得诗人对文字的思考愈发深入。

诗歌鉴赏:

这首《木鹿寺经园》以古典的视角展现了汉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诗中提到的“华夏龙蛇外”,不仅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观,更引出了文化的多样性。诗人通过对羌戎刻字的描述,反映了当时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儒墨辨虫鱼”则展现出儒家与墨家在文化上的辩论,暗示着学术思想的碰撞与发展。整首诗歌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空间,体现了汉字的厚重与外来文化的丰富。

在诗的后半部分,寺庙的建立与经典的传承则强调了文化的延续与变迁。最后一句“何如苍颉字,传到梵王居”则流露出诗人对文字本质与传承的深刻思考,表明了对汉字的自豪与对文化认同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华夏龙蛇外”:华夏文化的边界,象征生机与活力。
    • “天西备六书”:西方文化的丰富,六种构造方式的齐全。
    • “羌戎刊木鹿”:古代民族在文化上的刻画,体现文化多样性。
    • “儒墨辨虫鱼”:儒家与墨家思想的竞争与交流。
    • “寺建青鸳古”:文化的传承与古老信仰的结合。
    • “经驮白马初”:经典的传播与外来文化的影响。
    • “何如苍颉字”:对文字起源的反思与对比。
    • “传到梵王居”:文化的流传与认同。
  •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汉字与外来文化进行对比,凸显文化的多样性。
    • 象征:使用龙蛇、青鸳等意象象征文化的生机与美好。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对汉字文化的自豪与认同,同时也体现了对外来文化影响的接受与包容,反映了多元文化交融的思想。

意象分析:

  • 龙蛇:象征华夏文化的生机与力量。
  • 木鹿:代表古老的文化符号,暗示对历史的追溯。
  • 青鸳:象征美好与和谐,体现文化的优雅。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书”指的是什么?
      • A. 字的构造方式
      • B. 六个民族
      • C. 六种哲学
    2. “羌戎”主要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民族?
      • A. 东北
      • B. 西北
      • C. 南方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诗词对比

    • 和瑛的《木鹿寺经园》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历史的延续,但和瑛更侧重于文字与文化的交融,而王维则着重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闾庙 咏长城 杨柳 乌江 满江红·咏竹 同友人游黄山 赠童子张昌 观峄山牧牛歌 尼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麟凤芝兰 捵窃 水字旁的字 折节向学 黔驴之计 鸟字旁的字 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迫在眉尖 宣旬 齒字旁的字 缝结尾的成语 三尸乱爆,七窍生烟 低血糖 有声无气 镸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炙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