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33
充栋书成自不刊,频年握椠暑兼寒。
鲁鱼舛后多釐正,秦火焚来尽补残。
画舫两湖明月共,篮舆十里好山看。
感施馀论沾荒帙,白苇黄茅足改观。
整栋书籍已经完成,未经刊印已久;
多年握笔,经历了炎热与寒冷。
鲁迅之后的文章多有修正,
秦朝的火灾后,所有的损失也都得到了弥补。
画舫在两湖之间共享明月,
篮舆在十里好山中观赏美景。
感慨施先生的余论,沾湿了荒废的书籍;
白苇与黄茅的风景,足以改变我的视野。
刘正谊,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在古典文学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关怀,兼具古典与现代的视角。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学和历史的追思,表达了他对文化传承和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
《访毛西河太史留赠》是一首具有较强文学性和历史感的诗。诗中开篇以“充栋书成自不刊”引人入胜,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学者的风范。在经历了“频年握椠暑兼寒”的艰辛后,诗人不仅在文艺创作上有所成就,更对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接下来的“鲁鱼舛后多釐正”则表明作者对鲁迅等近代文学家所产生的影响的认同,透视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复杂关系。而“秦火焚来尽补残”更是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升华,表现出对文化的珍视,焚书的悲剧让人感受到知识的脆弱与保护的重要。
在描绘自然美景时,诗人以“画舫两湖明月共,篮舆十里好山看”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象征着人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仍能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宁静与美。
最后以“感施馀论沾荒帙,白苇黄茅足改观”收尾,感慨施先生的学术影响,展现出诗人对文化与思想传承的重视,同时也隐喻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围绕着对知识的尊重、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一种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
诗中提到的“充栋书”是指什么?
A) 书籍满屋
B) 一本书
C) 书店
“鲁鱼舛后”中的“鲁鱼”指代哪个作家?
A) 李白
B) 鲁迅
C) 杜甫
诗人通过“画舫”描写了什么?
A) 自然美
B) 书籍
C) 历史
与同一主题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刘正谊的诗更为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张若虚则通过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哲理与美感。两者都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深刻反映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