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8:15
《和张先辈见寄二首》 ——徐铉
去国离群掷岁华,
病容憔悴愧丹砂。
溪连舍下衣长润,
山带城边日易斜。
几处垂钩依野岸,
有时披褐到邻家。
故人书札频相慰,
谁道西京道路赊。
清时沦放在山州,
邛竹纱巾处处游。
野日苍茫悲鵩舍,
水风阴湿弊貂裘。
鸡鸣候旦宁辞晦,
松节凌霜几换秋。
两首新诗千里道,
感君情分独知丘。
第一首:
离开故国,与世隔绝,岁月如梭,我已白头。
病态憔悴,感到羞愧,连丹砂的颜色都显得黯淡。
小溪流淌在我家下,衣物在溪水中浸润,
山峦环绕,城边的日头渐渐倾斜。
几处垂钩在野岸,
有时披着粗布衣裳去邻家。
故人的书信频频寄来安慰,
谁说从西京到这里的路途遥远?
第二首:
在清明时节我流落在山州,
邛竹纱巾随处游荡。
野外的日色苍茫,令人悲伤,
水边的风湿冷,裘衣也显得陈旧。
鸡鸣声中等待黎明,宁愿辞去黑暗,
松树的节令凌霜,几时更换秋天的衣装?
两首新诗千里之外,
唯有你我之间的情分,只有你能体会。
作者介绍:徐铉(约 850年-约 909年),字公辅,号元白,唐代诗人,曾任翰林学士,为人刚直不阿,文笔清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慨,风格清丽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徐铉遭贬谪时期,虽然身处艰难境地,但他依然保持对故友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慨。
徐铉的《和张先辈见寄二首》展现了他在贬谪生涯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作者以“去国离群掷岁华”直白地表达了自己被迫离开故乡的无奈与悲伤,接着“病容憔悴愧丹砂”,则更进一步揭示了他因岁月流逝而感到的衰老与失落。诗中细腻的自然描写,如“溪连舍下衣长润”,“山带城边日易斜”,不仅展现了周围的景色,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伤感。
在第二首中,徐铉通过“清时沦放在山州,邛竹纱巾处处游”描绘了他在流亡生活中的闲适与无奈,尽管他身处山川之间,仍旧感到一种无形的悲哀。通过“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诗人展现了他对自然节令的敏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友人的思念,勾勒出一个在流亡中仍保持文学追求的诗人形象,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故国的思念、对友人的牵挂,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坚韧与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去国离群”意指什么?
“溪连舍下衣长润”中的“衣长润”暗示了?
诗中提到的“西京”指的是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