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1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19:34
冲帘爽气,送天头几点,槐花疏雨。竹簟一床轻却扇,人在清虚虚处。幽韵徘徊,新凉淡沲,再拜延秋语。庄严宝相,为谁消损如许?遮莫菊不须开,诗宜少作,秋却难孤负。艳色未饶春二月,心逐灵欢飞舞。洛水惊鸿,天河喜鹊,都化鸳鸯去。援琴一笑,秋情齐赴弦柱。
在清爽的帘子外,送来几丝凉风,槐花在细雨中稀稀疏疏地飘落。轻薄的竹席下,扇子轻轻摇动,人在这清幽的空处徘徊。幽静的韵味在空中游荡,新秋的凉意淡淡地弥漫,我再次恭敬地聆听秋天的言语。那庄重的美好,为何会被消耗得如此?不要让菊花再开,诗作应当少写,秋天的美好不能辜负。鲜艳的色彩未曾留给春天的二月,我的心随灵动的欢愉而舞动。洛水中的惊鸿,天河中的喜鹊,都化作了鸳鸯。轻轻拨动琴弦,微笑中秋情共赴琴音。
作者介绍:张采庵,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以清新脱俗、富有情感著称,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天,诗人借助秋天的景致表达内心的感受,反映了对季节变迁的思考与感悟。
《百字令·秋晴》以清新的意象和宁静的情感为主,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清晨。诗歌开头通过“冲帘爽气”展现出一种清新的气息,令人感受到秋季的凉爽。接着,槐花的细雨飘落,增强了诗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到“幽韵徘徊”,表现出对秋天的深刻体悟与内心的宁静,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最后,诗人通过“援琴一笑”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相连,展现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意象鲜明且具有层次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四季变迁的敏感与思考,也体现了“秋天”的独特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思考与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虚虚处”指的是怎样的环境?
“洛水惊鸿”中的“惊鸿”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