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7:56
百字令 其五 秋月,赠瑶雪
作者: 黄钧宰 〔清代〕
清光如此,问天涯今夜,离人几个。珍重良宵迟不寐,借说添香夜课。玉宇高寒,银河寂寞,旧曲商量和。明宵有梦,只应各自孤作。只道万叠云山,眼光穿透,遥见人清坐。便欲将身同化蝶,和暖和香而卧。画舫烟迷,琼楼浪隔,孤影风摇破。月明如昨,天香何处吹过。
今夜的清光如此明亮,问问天涯的离人们有多少个。珍惜这良宵,尽管夜深人静却难以入眠,借此机会聊聊那些夜课中的香气。那高寒的玉宇,银河显得寂寞,旧曲仍在轻声和鸣。明天夜里有梦,恐怕每个人都只能孤独地做着。只觉得那万叠云山,目光穿透而过,遥远处似乎有清人坐着。便想将自己的身心化为蝴蝶,温暖而香甜地沉睡。画舫在烟雾中迷离,琼楼隔着浪潮,孤独的身影被风摇曳破碎。月光依旧如昔,天香又从何处飘来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化蝶”一词可与《庄子》中“蝶梦”相联系,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钧宰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常常融入自然景观,对人生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结合紧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秋夜,正值思念之时,可能是对离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正值秋季,月光皎洁,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到孤独与宁静。
这首《百字令 其五 秋月,赠瑶雪》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秋夜月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离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描绘月光、银河的孤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头以“清光如此”引入,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随之而来的“问天涯今夜,离人几个”,则一语道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情感上,诗人不仅仅在表达对离人的思念,更多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只应各自孤作”暗示着人们无论身处何地,心中都难免有着孤独的情感。接下来的意象“万叠云山”和“遥见人清坐”则体现了诗人对远方的眷恋和想象,仿佛在梦中追寻那份美好的相聚。
整首诗的结尾“月明如昨,天香何处吹过”以一种淡淡的惆怅收尾,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思索,仿佛在问:那份似曾相识的美好,究竟还在何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人的思念与对孤独的感慨,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通过月光与夜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良宵”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夜晚
b) 充满忧伤的夜晚
c) 寒冷的夜晚
答案:a) 美好的夜晚
“月明如昨,天香何处吹过”中“天香”指的是什么?
a) 风的味道
b) 月光的香气
c) 远方的人情
答案:b) 月光的香气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b) 思念与孤独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