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6:05
苇西一舸,是晋祠遗老,旧谭经处。汲冢坠文如扫叶,不辨何今何古。一卷烟空,百年电谢,有客重凝伫。琴歌谁续,沙边羁雁能语。记否交顾攀张,负乾坤清气,来守穷章句。一任淮南尘澒洞,赢得垫巾麾麈。枚宅孤吟,韩台罢钓,莫误寻秋路。披图枨触,甚时还叩幽宇。
在芦苇丛生的西边,一只小船停靠着,这里是晋祠的老者所遗留的地方,曾经是旧时谈经的处所。汲水的坟冢上落下的文字像扫落的树叶,分不清是今人还是古人。一卷白烟在空中弥漫,百年如电般消逝,访客再次在此凝视等待。谁来续写琴声歌声,沙边的雁儿是否能与我对语?你还记得当年交谈攀援,承载着天地的清气,来守护穷尽的诗句吗?任凭淮南的尘土如澒洞般翻滚,赢得了垫巾和麈尾。独自在枚宅吟唱,韩台已结束钓鱼,莫要误了寻秋的路。披开图卷,触摸那时光的痕迹,何时才能再叩响那幽静的宇宙?
《百字令》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追忆。开篇提到“苇西一舸”,即刻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沉思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的场景。诗中多次出现的古代遗迹与自然景观,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惆怅。
诗的结构错落有致,情感层次分明。通过“汲冢坠文如扫叶”,诗人表达出对历史流逝的无奈与思索,接着以“百年电谢”回望过去的瞬息万变,突显时间的残酷。接下来的“琴歌谁续”则引发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暗示古老文化在当代的孤独与渺小。
整首诗结合了自然与人文,既有山水的美丽,又有文化的沉重,使得情感更为丰富。诗人在对历史的追忆中,表露出对人生、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在细腻的字句中传达出一种哲理。最终,诗人以“披图枨触,甚时还叩幽宇”结束,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期待,让人不禁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古代文化与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出一种对美与真理的追求。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