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7:08
哀蝉正咽,掩虚堂又陨霜前衰叶。
小簟轻衾眠未得,况复嫩凉时节。
楚魄难招,吴趋莫问,陈迹如烟灭。
沧桑尘事,梦回争忍重说。
百岁能几光阴,断肠分手,两度听啼鴂。
锦瑟华年休更数,可奈冰弦都折。
蓟北云孤,淮南草暗,回首成骚屑。
潘郎老矣,鬓丝今又将雪。
蝉在悲鸣,虚堂内又落下了霜前的枯叶。
轻薄的席子和被子让我无法入睡,更何况这清凉的季节。
楚地的魂魄难以召唤,吴地的来客也无人问津,往日的痕迹如烟消散。
世事沧桑,梦中回忆难忍重提。
百年间光阴能有几何,心如刀割,别离时再度听到啼鸟声。
锦瑟华年已不再计数,但那冰冷的弦音早已折断。
蓟北的云孤独,淮南的草色暗淡,回头望去只剩下满地的悲哀。
潘郎已老,鬓发又将染上白雪。
冯煦(约1680-约1750),清代诗人,字子豪,号秋水,出生于今天的江苏省。他的诗风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主旨,关注社会与生活的细节,善于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这首诗作于乙未年七月十八,正值作者妻子去世五十周年之际,通过对时光流逝与往事追忆,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人生的无常感慨。
《百字令 乙未七月十八感赋》是一首充满哀伤与思考的词作,开篇以“哀蝉正咽”引入,蝉鸣的凄凉声与秋霜的意象相结合,立刻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人对身边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小席子与轻衾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在清凉的时节中难以入睡的焦虑与思念。
接下来的“楚魄难招,吴趋莫问”,不仅是对故人的追忆,更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往日的痕迹如烟消散,生活的变迁使得一切都显得如此无常和脆弱。诗人通过“梦回争忍重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百岁能几光阴”一句,直面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分离的深切痛苦。两度听到啼鴂,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轮回与无奈,似乎在感叹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悲剧。最后的“潘郎老矣,鬓丝今又将雪”则是对自己老去的无奈与接受,表现了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生命的感慨,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对亡妻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亲情与爱情的珍视,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诗中提到的“哀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百岁能几光阴”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A. 生命的短暂
B. 生活的美好
C. 时间的充裕
“潘郎老矣,鬓丝今又将雪”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年轻
B. 衰老的无奈
C. 快乐
对比冯煦与李商隐的《锦瑟》,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冯煦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商隐则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性思考,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