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2:32
半刺已官尊,常时读鲁论。
身居恭叔里,心在晦翁门。
贫士来遮路,诗人送出村。
君能齐得丧,何必恋华轩。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已经被任命为官,但仍然常常阅读《论语》来修身养性。我身处在宽厚的地方,心中却向往晦翁的门下。可怜那些贫困的士人来此拦路,我作为诗人只能陪他们走出村庄。你能像齐国的君王一样处理丧事,何必执着于奢华的华轩呢?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他曾任职于官府,因其清白而著称。刘克庄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对理想和道德的追求。
《送章通判》是在刘克庄担任地方官员期间写成的,诗中表达了他对官场浮华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诗中涉及的齐国君王的典故,暗示了对理想治国之道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送章通判》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厌倦。诗开头提到“半刺已官尊”,这是对自身身份的自谦,同时表明他对官职的态度并不重视,反而更注重内在修养,常常阅读《论语》来提升自我。
接着,“身居恭叔里,心在晦翁门”,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但心中向往的是隐士的清净生活,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里的“恭叔”和“晦翁”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世俗的繁华,后者则象征着隐逸的安宁。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贫士来遮路”,表达了对那些贫困士人的同情,他愿意陪伴他们走出村庄,显示出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渴望。而最后一句“君能齐得丧,何必恋华轩”,则是对世俗奢华的否定,强调了一种更高的追求,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浮华的反思与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体现了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和对社会底层的关怀。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鲁论”指的是哪部经典?
填空题:诗人通过“身居恭叔里,心在__门”表达了内心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君能齐得丧”是对世俗奢华的赞美。(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