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2:33
高阳台 摺叠扇
作者: 刘炳照 〔清代〕
翠羽招凉,冰纨织素,新裁别出良工。
竹劈湘江,排来琐骨重重。
置君怀袖常披拂,似半轮明月当空。
更随人,宜卷宜舒,异样玲珑。
蹋青俊侣曾携手,爱聚头名好,著意怜侬。
娇靥平遮,远山微露眉峰。
锦囊贮后情偏重,谩愁佗捐弃秋风。
寄相思,九折柔肠,宛转差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精美的折扇,扇面用翠羽和冰纨制成,工艺精湛。扇子的竹骨如同湘江的竹子,轻盈而有层次感。每当你在怀袖中轻轻摇扇,宛如明月高悬空中,扇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展开或收起,妙趣横生。诗人在回忆与爱侣共度的时光,渴望重聚,因而对彼此的感情充满珍惜。尽管美丽的容颜如同山峰,轻轻掩映,但内心的思念却如同沉重的锦囊,承载着无法言说的忧愁。最终,他寄托了相思之情,宛如柔肠百转,情感复杂而深沉。
作者介绍:刘炳照,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细腻,常用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诗中通过扇子这一日常用品,寄托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思念。
《高阳台 摺叠扇》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借助扇子这一生活用品,展现了诗人对爱的深切怀念与思考。开头几句通过对扇子材料和工艺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凉、雅致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轻风拂面的惬意。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扇子相结合,表现出对爱侣的深情,尤其是“置君怀袖常披拂,似半轮明月当空”,将扇子的轻盈与明月的清辉相对照,凸显了内心的柔情与渴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回忆与爱侣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珍惜。诗中“娇靥平遮,远山微露眉峰”一句,巧妙地将爱侣的美丽与自然景色结合,既展现了爱情的甜美,也蕴含了些许伤感。最后一段则通过“锦囊贮后情偏重”表现出内心的沉重与愁苦,最终寄托了深远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词人细腻的情感表达与高超的艺术技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爱情与思念展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爱侣的深情怀念与复杂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锦囊”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湘江”主要指哪个地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高阳台 摺叠扇》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