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效古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6:29:52

诗句

东风吹大河,河水如倒流。

河洲尘沙起,有若黄云浮。

赪霞烧广泽,洪曜赫高丘。

野老泣相语,无地可荫休。

翰林有客卿,独负苍生忧。

中夜起踯躅,思欲献厥谋。

君门峻且深,踠足空夷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9:52

原文展示

东风吹大河,河水如倒流。
河洲尘沙起,有若黄云浮。
赪霞烧广泽,洪曜赫高丘。
野老泣相语,无地可荫休。
翰林有客卿,独负苍生忧。
中夜起踯躅,思欲献厥谋。
君门峻且深,踠足空夷犹。

白话文翻译

东风吹拂着大河,河水仿佛逆流而上。
河洲上的尘沙飞扬,宛如黄云在空中漂浮。
红霞映照着广阔的沼泽,耀眼的光辉照射着高高的山丘。
田野中的老人们相互倾诉,已经没有地方可以休息荫凉。
翰林院中有位客卿,独自承受着苍生的忧虑。
半夜起身徘徊,心中思索着想要献上的谋略。
君王的门庭高深,我却在门前徘徊,感觉空荡无依。

注释

字词注释:

  • 赪霞:红色的云霞。
  • 洪曜:光辉灿烂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的明亮。
  • 野老:田野中的老人。
  • 翰林:指翰林院,是古代的一个学术机构,聚集了许多才子。
  • 客卿:外来的高官或学者。
  • 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翰林”与“客卿”是古代文化和官制中的重要角色,反映出当时士人对政治的关注与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常关注社会民生和政治时事。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现状,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

诗歌鉴赏

《效古二首 其二》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深刻社会关怀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描写东风和河水逆流的景象,营造了一种不安定的气氛,象征着社会动荡与不安。接着,尘沙飞扬如黄云,意象的选择极具表现力,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悲哀。

而后,诗人转向了社会的现实,描述了田野中的老人无处可栖的困境,表现出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关心。接下来的诗句则刻画出翰林客卿的孤独与忧虑,揭示了士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忧虑。最后,诗人在夜晚的踯躅中,表达了对献策的渴望,但又因为君王的高深难以靠近而感到无奈和迷茫。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世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吹大河:描绘春风的气息,暗示生命的复苏。
  2. 河水如倒流:暗喻社会动荡,表面上的安宁与内心的不安形成对比。
  3. 河洲尘沙起:尘沙飞扬,表现出不安定的环境。
  4. 有若黄云浮:形象地描绘出尘沙的景象,增加了诗的视觉效果。
  5. 赪霞烧广泽:红霞映照,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6. 洪曜赫高丘:高耸的丘陵被光辉照耀,象征着权力的光辉。
  7. 野老泣相语:田野中的老人相互倾诉,表现出对困境的无奈。
  8. 无地可荫休:反映出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9. 翰林有客卿:引入士人的角色,表现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10. 独负苍生忧:表现出士人对国家及人民的深切忧虑。
  11. 中夜起踯躅:夜间的徘徊,象征着思考与迷茫。
  12. 思欲献厥谋:表达出对国家的关心与个人的无力感。
  13. 君门峻且深:形容君王的威严与高深。
  14. 踠足空夷犹:在门前徘徊,却感到无所适从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水比作倒流,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社会的混乱。
  • 对仗:如“赪霞烧广泽,洪曜赫高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河水:代表社会的流动与变化。
  • 尘沙:象征着动荡与困扰。
  • 赪霞:代表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 野老:象征着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 翰林:代表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风吹大河”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春天的到来
    • B. 秋天的收获
    • C. 冬天的寒冷
    • D. 夏天的炎热
  2. “翰林有客卿”中的“客卿”指的是?

    • A. 外来的高官或学者
    • B. 官僚
    • C. 农民
    • D. 商人
  3. 诗中表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何种情感?

    • A. 同情
    • B. 蔑视
    • C. 无所谓
    • D. 冷漠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但杜甫的笔触更加沉重,关注的是战争带来的苦难;而储光羲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更为细腻的忧虑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的社会责任感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人 赠刘潜归陶丘 又赠刘潜归陶丘 咏雪 咏小桃 咏梅 咏柳 咏春 樱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西鹣东鲽 日月无光 贞懿 满山遍野 赤股 疋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锋发韵流 桂折一枝 竹字头的字 舌字旁的字 包含状的词语有哪些 一竹竿打到底 包含资的词语有哪些 謇傲 清国 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