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2 01:27:47

诗句

依依亲陇亩,寂寂无邻里。

不闻鸡犬音,日见和风起。

赖君遗掞藻,忧来散能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7:47

原文展示:

依依亲陇亩,寂寂无邻里。
不闻鸡犬音,日见和风起。
赖君遗掞藻,忧来散能弭。

白话文翻译:

我依恋着那熟悉的田地,身边却寂寂无人。
听不到鸡鸣犬吠的声音,只见和煦的春风轻轻吹起。
多亏你寄来的信笺,忧愁的心情才能得到些许缓解。

注释:

  • 依依:依恋、留恋的样子。
  • 亲陇亩:亲近的田地和农田。
  • 寂寂:形容安静、冷清。
  • 邻里:邻居。
  • 不闻鸡犬音:没有听到鸡鸣犬吠的声音,形容环境的安静。
  • 日见和风起:每天都能看到春风拂面,形容气候渐暖。
  • 赖君遗掞藻:多亏你寄来的信笺(掞藻为信笺的意思)。
  • 忧来散能弭:忧愁的心情才能得到些许缓解。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鸡犬音”常用以形容乡村的宁静和安详。“和风”则在古诗中常代表温暖的春风,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储光羲,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质朴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乡间,表达了诗人在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正值春季,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同时也感受到孤独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田园风光为背景,诗人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依依亲陇亩,寂寂无邻里”展现了诗人对田地的依恋,伴随着周围的冷清,凸显出乡村生活的孤独感。诗人不仅描绘了静谧的田园风光,更通过“日见和风起”的意象,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复苏。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通过收到的信笺,诗人感受到了一丝安慰,忧愁也因此得到缓解。这种情感的变化,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关系,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依依亲陇亩”:诗人对田地的留恋,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2. “寂寂无邻里”:四周寂静,缺少邻居的陪伴,显示出孤独的环境。
    3. “不闻鸡犬音”:没有乡村的喧闹声,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4. “日见和风起”:每天都能感受到春风的吹拂,带来生机与温暖。
    5. “赖君遗掞藻”:友人的信笺带来了慰藉。
    6. “忧来散能弭”:忧愁在朋友的关怀下得以缓解。
  •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仗和排比,如“依依亲陇亩,寂寂无邻里”,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 亲陇亩: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田园的深情。
  • 鸡犬音:代表乡村的生活气息,缺失则显得孤寂。
  • 和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 信笺:代表着友情与关怀,带来内心的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什么感到依恋?

    • A. 友人
    • B. 田地
    • C. 自然
  2. 诗中描述的环境是:

    • A. 热闹的城市
    • B. 寂静的乡村
    • C. 繁花似锦的花园
  3. 诗中提到的“鸡犬音”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 A. 乡村的宁静
    • B. 城市的喧闹
    •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 诗词对比

    • 王维在《鹿柴》中也描绘了宁静的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则通过与友人重聚来表达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与友谊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探春慢 探春慢 探春慢 山城坐守,云物皆秋,触绪成歌,渺兮予怀。依白石声韵 探春慢 次赵饮谷韵 探春慢 家子桢同年西泠采绿图 探春慢 闻白云梅花盛开侧笠负壶寻行三五里不见徘徊云水间久之黯然而返 探春慢 题杨勉行 探春慢 探春慢 柬秋玉 探春慢 除夕用周草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西米 踏空 包含剥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号诉 穴宝盖的字 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雨字头的字 幺字旁的字 骨肉之情 霄霞 麻莇 包含贡的词语有哪些 立雪程门 斋心涤虑 挑三窝四 恋酒迷花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