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21:0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05:06
迢迢数百里,渺与故乡隔。
已作江北人,仍看江南月。
彼美居一方,乱后无消息。
共此婵娟明,恨少双飞翼。
愁随落叶添,心共孤鸿灭。
相思复相思,徘徊泪盈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之情。诗人身在江北,却遥望江南的明月,感受到与故乡的巨大距离。虽然已经成为江北的人,心中依旧挂念着江南。因战乱而失去联系的那位美人,令他更加感到相思的苦涩。他与月亮同在,却恨不能与心爱的人双双飞翔。忧愁如落叶般增加,孤独的心情与孤鸿的悲鸣相伴。思念不断回旋,泪水在心中涌动。
徐士怡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江南,后因战乱迁居江北。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作品多描绘离别、思乡等主题。
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因战乱与故乡和爱人失去联系,产生了深刻的思乡之情与孤独感。月亮成为连接他与故乡情感的纽带。
这首诗通过对月的描写,传达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怀念。开篇的“迢迢数百里”立刻为读者营造出一种遥远的距离感,诗人已身处江北,但心中仍旧挂念着江南的故乡和心爱的人。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还提到因战乱而失去联系的爱人,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更加沉重。
在描写月亮时,诗人使用了“共此婵娟明”,展现了他与爱人在同一轮明月下的共鸣,但又因“恨少双飞翼”而感到无奈和遗憾。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让人感受到爱情的无力与惆怅。最后几句中,愁苦与思念交织,诗人用“泪盈臆”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悲伤,令人动容。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思乡与相思,诗人通过对月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爱人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人身处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婵娟”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感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