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34
秾春正好人何处。
一片柔情,远挂天南树。
妾梦不离江上雨。
郎心已逐风中絮。
极目天边鸿雁路。
争似雕梁,燕子双栖暮。
几度问天天不语。
花时又把归期误。
春光正好,人却在何方?
一片柔情,遥挂在南方的树上。
我的梦中总是不断下着江边的雨。
而你的心已随风中轻絮飘散。
极目远眺天边的鸿雁飞行之路,
比不上雕梁上,燕子双双栖息在黄昏。
我几次向天问询,但天却沉默无语。
花开的时节,又误了归来的日期。
诗中提到的“鸿雁”常用于表达离别和思乡之情,源自古代文人对鸿雁迁徙的观察。燕子双栖则是指燕子成双成对,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团聚。
华长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籍。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这首《蝶恋花》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柔情似水的氛围。开篇“秾春正好人何处”即设问,引发读者的思考,突显了诗人对爱人远离的惆怅。接下来的“妾梦不离江上雨”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将梦境与现实相结合,展现出对爱情的执着与追忆。诗中的“郎心已逐风中絮”更是将爱情的脆弱与飘渺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爱情如同风中飘荡的絮,难以捉摸。
在后面的描绘中,鸿雁与燕子的对比,表现了孤独与团聚的强烈反差。尤其是“几度问天天不语”,传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无助,令人感受到深沉的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情景交融,给人一种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折射出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对感情的执着与无力。
诗中提到的“妾梦不离江上雨”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郎心已逐风中絮”中的“风中絮”象征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花时又把归期误”意指什么?
华长发《蝶恋花》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但李清照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孤独,而华长发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的脆弱与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