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月十九日大雨》

时间: 2025-05-04 10:32:35

诗句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2:35

原文展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白话文翻译:

狂风驱动着急促的雨水洒落在高高的城墙上,乌云压顶,偶尔传来轻微的雷声。雨过之后,不知道那龙在何处,四周的池塘里,草色青青,万千青蛙齐声鸣叫。

注释:

  • 高城:指高大的城墙。
  • 轻雷:形容雷声轻微。
  • 龙去处:龙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雨水或水源,这里表达了雨过后对龙(象征雨水来源)的思考。
  • 池草色:指池塘里的草色,形容生机勃勃。
  • 万蛙鸣:形容池塘里青蛙成群,发出鸣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天池,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文见长,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农耕时期,降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通过描绘一次大雨的场景,反映出自然与生命的关系,以及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描写大雨为主线,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开头两句以“风驱急雨洒高城”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场景,狂风与急雨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和力量。接着,“云压轻雷殷地声”中的“轻雷”与“殷地声”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宁静,展现出雨中自然的和谐与变化。

最后两句转而思考雨过后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不知龙去处”表现了对于自然力量的思索,而“一池草色万蛙鸣”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欢快。全诗在描写中富有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也有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驱急雨洒高城:风猛烈地驱赶着急促的雨,雨水洒落在高城之上,展现出雨势的强烈。
    • 云压轻雷殷地声:乌云压低,轻微的雷声在大地上回响,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宁静的氛围。
    • 雨过不知龙去处:雨过之后,不知道那象征雨水的龙去往何处,反映出对自然力量的思考。
    • 一池草色万蛙鸣:池塘里的草色变得翠绿,成群的青蛙在鸣叫,表现了生机与活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象征为“龙”,寓意深远。
    • 拟人:通过“轻雷”的描写,使自然现象更具生命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大雨带来的自然景象,探讨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变化和力量。
  • :象征着滋润与生命的源泉。
  • :代表着自然力量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 草色: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生机。
  • 蛙鸣: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什么?

    • a) 火
    • b) 水
    • c) 风
  2. “一池草色万蛙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宁静
    • b) 生机
    • c) 悲伤
  3. 诗中描绘的天气情况是什么?

    • a) 晴天
    • b) 大雨
    • c) 雪天

答案

  1. b) 水
  2. b) 生机
  3. b) 大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与《春夜喜雨》相比,刘基的《五月十九日大雨》侧重于描绘暴雨的气势与生机,而杜甫的诗则更加细腻地体现了春雨带来的温暖与希望。两者在描写自然景象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诸葛庙 伤春五首(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内弟潩赴湖南幕职) 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其二 滟滪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 夏日李公见访 千秋节有感二首 其二 昼梦 秋野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鼠两端 四点底的字 缶字旁的字 玉清 莞然一笑 资猷 解组归田 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烽火 神魂荡扬 饿虎逢羊 黄字旁的字 包含掏的词语有哪些 绝笔 以白诋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